“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从树上荡下,李白野脚步轻快地走在山道上,嘴里哼唱着昨夜刚听过的《长恨歌》。
这座山叫做不高山,但不高山却很高。
他天还没亮时就下了山,和他的中老年队友们练了一个小时的唢呐,再回来的此时,太阳已挂在头顶。
李白野今年十一年级毕业,一个不高山上不高的小道士。
但他坚信自己还能再长个十来厘米,毕竟他才刚满十六。
要问他为什么会去吹唢呐,那只能怪不高山太高,香客们上来一趟不容易。
于是他只能下去,找山下的大爷大叔们组了一只唢呐队,赚点生活费。
红白喜事不说,前不久一家养猪场开业,那老板还请他们去吹了半天,一人给了两百块。
李白野觉得挺好,老板听了高兴,猪听了也能陶冶情操。最主要的是自己的“乐队”还有钱拿。
正所谓“农家不养猪,好比秀才不读书”。
李白野觉得自己也可以尝试在娘娘庙后面养上几头猪,就是不知道这样会不会得罪了娘娘,因为娘娘有点“胖”。
他自小住的那座庙全名叫做“暖雪娘娘庙”,不大;旁边还有一座道宫,叫“三才宫”,很大。
正唱到那句“侍儿扶起娇无力”,李白野却停了下来,三才宫的白墙在山道那头显现。
后面的词李白野不敢再唱,因为那三才宫里的仙姑有时候很凶,还喜欢管着他。
仙姑叫做月山君,一个不太温柔的名字。
李白野甩开双手,晃荡着唢呐继续前行。
走过长长的宫墙来到正门前,李白野在左边那扇两人高的古老大门上拍了拍,朝里喊道:“仙姑,我回来了,你今天要不要吃饭,我一会儿叫你啊?”
没有回应,大大的道宫中一片寂静。
“仙姑?”李白野又喊了一声。
“娘亲……老妈……妈妈……仙妈……妈……”
他把能叫的称呼挨个喊一遍,按理说宫里的仙姑此时应该暴躁地骂出一声“喊你娘的魂啊”才是,可现在宫里一点动静也没有。
三才宫很大,但他这位仙姑老妈只要在宫里,不管多远都是能听到的,甚至她只要在山上,李白野的呼喊她都能听得到。
“居然下山了!”李白野自语道。
他只好离开,继续往前走,回到了自己住的娘娘庙。
这是一座古老的山神庙,白墙黑瓦,黑漆大门。说是不大,但也占了三十来亩地。
除了主殿外还有右殿、后院和左面的林园。主殿供奉着暖雪娘娘,右殿以前是用来存放经书和供庙主所住,现在却是闲置了;李白野住在后院,伙房建在左园中。
庙前石阶仅有三阶,前院摆着两鼎香炉,之后再越过一片空地才是主殿。
殿中,四米多高的暖雪娘娘神像立于正前,一块头饰垂下遮住额头与双眼,着一身华美长衣,扣系腰侧,身形雕刻得有些偏胖。
李白野来到后院,放下唢呐跑去左园中摘了一颗白菜和两根茄子回来,生火炒菜就着冷饭吃了一顿。
六岁时,李白野已经开始自己做饭。他没见过自己父亲,听仙姑老妈说他父亲在他出生后就去世了,只留下了这座山神庙和几千张画作堆放在右殿中。
至于他的仙姑老妈,在他六岁后便住进了三才宫,除了吃喝不管外,其他地方倒还是紧紧约束着。
比如每日的练武和画画,特别是画画,那是一天也不能断,就算以前在山下上学,放学回来后画到深夜也是要补上的。
此时刚吃饱的李白野看着后院中摆放的刀枪剑,想着今天老妈不在三才宫,自己是不是可以偷下懒直接跳过练武,一会儿画张画交差就算了。
念头刚起,那仙姑怒相也跟着自心头浮现。
“正所谓‘富贵险中求’!天命又有何不可违?我命由我不由天……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
李白野狠狠地鼓励了自己几句,然后嗖一下溜进了自己的房中。
屋子不大,除了一张木床和衣箱,屋里就只剩下一张长桌和一把椅子。长桌一角堆叠着一沓画,屋中其他角落还有些其他稀奇古怪的玩意,整天摆放有序倒也不算乱。
但这房间中还是有一件东西显得格格不入——一台没插电却亮着屏幕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