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寒冬,风雪披盖在小青山上,如同是披上了一件白色的裘衣。
风雪漫天,漆黑的夜如墨。
寒冷到滴水成冰,就是这样一个夜晚。
一处叫做青村的古村,家家户户都关着灯,应当都已是熟睡了,而远处的雪地里出现了一排脚印,随即一个婴儿的哭闹声音回荡在青村里。
嘎吱一声,一间房屋的门被推开了,却见那是一道佝偻的身影,手上提着一盏油灯,这道人影左右四顾着,然后缓慢的推开了庭院篱笆的门。
人影走出了自家的庭院,来到了青村的村口,声音传出的地方。
却见那洁白无瑕的雪地之上,此时多了一用厚厚的白色锦缎裹着的婴儿,婴儿被寒冷的夜冻得有些脸蛋儿通红,泪水结成了一层冰霜在眼眶边。
“咿呀咿呀…”
婴儿看见这佝偻的身影靠近,兴许是感受到那人影手中提着油灯的温暖,居然笑了,样子煞是可爱。
咿呀咿呀叫个不停,两只小手想要伸出来。
此时油灯提近,看得清楚,提着油灯的是一个老太太,看上去不过才六十多岁,穿着一身灰色的大衣,老太太的面如同是干枯的树皮一般,看见婴儿老太太那紧皱的面皮,不由得往上紧了紧,露出来了一个和蔼的笑意,声音沙哑的道:“这是…哪家的孩子?这大人怎就如此狠心将一个孤零零的婴儿放在这雪地里?”
说罢,老太太右手提着油灯,左手将那婴儿抱住,将婴儿抱在自己的怀中,向着屋内走去。
推开木门,里面的烛火随着屋外吹来的冷风摇曳着,老阿婆关上门,然后将怀抱之中的婴儿放在了自己的床上,用厚厚的被子将其盖住。
婴儿似乎也是累了,沉沉的睡去了…
老阿婆打开那锦缎,竟发现其中居然包着一块半个巴掌般大小的玉佩,玉佩色泽极好,呈着乳白色,握在手中很是丝滑圆润。
却见那令牌正面刻着两个小字:若尘
反面又刻着一个大字:萧
老阿婆眼神看着那早已熟睡过去的婴儿,心中思绪万千,不由的一叹气:“这婴儿恐非是普通人家的孩子…”
老太太虽常年居住在这古村之中,很少去到周围的镇上,对这些昂贵的物件也不甚了解,可依旧可以看出这玉佩的非凡。
也不知道这孩子的父母为何将这孩子放到这里?
老阿婆思索着,走到了床下,从床下取出了一个木盒,然后将只有巴掌般大小的木盒打开,却见,里面是一个灰色的布袋,只有小半个巴掌大小,老阿婆将那玉佩放入到了那灰布袋中之后,合上木盒,重新放入到了床下。
老阿婆静静的站着,看着那熟睡之中样貌只有两三岁大的婴儿,嘴边勾勒出一抹慈祥的笑意。
“老阿婆我这也算是多了一个陪伴的人…可也不知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这婴儿的来历…”
老阿婆摇了摇头,转身,去到了后厨,老阿婆准备为这婴儿做些适合他吃的东西。
不多时,端着一看上去有些破旧的陶瓷碗走到了床边。
那陶瓷碗中热气升腾,里面是面糊糊,也算是适合婴儿吃的了。
那婴儿早就醒了,但是却不哭不闹,只是眉眼之间含着笑意的看着老阿婆,口中咿呀咿呀的叫着。
老阿婆轻笑一声,用汤勺一点一点的给那婴儿喂着。
老阿婆坐在床边,边喂边笑道:“老阿婆我这里也只有这些吃的了,小尘你便对付着吃吧。”
窗外的雪依旧下着,下在了这小青山上,让这夜,不由的又寒冷了几分。
呜呜的风声吹拂而过,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此夜过后,古村之中的村民都知道了,老阿婆在村口捡到了一个弃婴,取名叫:若尘
光阴如剑,似水流年。
转瞬之间便已是七年过去了,七年之间,春来冬去…
小青山的样貌依旧是不变,变的是人,青山不老人已老…
向小青山望去,一片绿树成荫之景,远处山峰叠峦,云雾朦胧,山脉延伸到了那云深不知处,那远处,似乎是仙人的居住之地,看上去分外的清幽。
小青山下,一处叫做青村的古村内,村口长着一棵高大的槐树,树下三两个老人在闲聊着,所聊着的无非就是村里的各种各样的事情。
前日里隔壁家怎么怎么样,后天你们家怎么怎么样…
还有些老人则是回忆起了一些小时候的事情,春风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