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月二十八日正好是萧老夫人寿辰,宋氏带了谢晚春、李氏以及王若蓉一起去了。
萧老夫人年纪大,喜欢热闹,早就叫人请了京里头出名的戏班子,轮个儿来唱。听说王家来人了,她也不由亲自起身,出门接了一回人,口上道:“今日来得迟,可得多喝几杯才是。”她额上生了一颗红痣,当真犹如菩萨一般的慈眉善目,说起话来也亲戚的很,好似王家与萧家背地里那些龌龊都是不存在的。
宋氏笑了笑,口上道:“正要与老夫人讨杯酒水喝呢......”她握着萧老夫人的手,一同往里走,口上徐徐应声道,“前些日子,我在宫里头见着萧妃娘娘,果真有几分老夫人少时的风采。”
提起萧妃,萧老夫人眼中神色微微变了变,嘴里却缓缓笑着道:“那孩子小时候确实在我膝下养过几年,最是个懂事乖巧的。我记得当初皇上有意立后,后宫里头那些女人都躲着不敢多说,偏只有她一根筋似的劝皇上要立王家女。我问她为什么,你猜她怎么说?”
宋氏面上不变,心里头已有几分不悦:且不提萧妃劝皇帝立王望舒为后里头藏了多少心机,王家本心里也是不愿意的。可就是这么一桩事,萧老夫人偏还要当天大的人情来说。宋氏唇边的笑意已是有了几分勉强,随口道:“萧妃娘娘的心思,我又如何猜得到。”
萧老夫人转头看着宋氏,慈眉善目,笑容和蔼;“那孩子说,早闻王家家教极好,她也盼着能有贤后伴在君侧,那便再放心不过了。如今皇后贤明,萧妃恭谨柔顺,后妃一派和乐,岂不是又一桩美事?”
宋氏勉强应一句,很快又转开话题与萧老夫人说起戏台子上的戏曲来。
谢晚春与李氏则是依着位次在后头落座,边上的木几上摆着些果脯点心。谢晚春吃了几口,又拿了个橘子慢慢剥着,一边剥一边看着台上那一曲《三打白骨精》,颇觉无趣。
就在此时,边上一个上点心的丫头手一歪没拿好果盘,不免掉了些出来,其中一个桃子正好砸在谢晚春膝上。她忙弯腰去捡,等收拾完了方才怯怯的与谢晚春告罪。
谢晚春倒没有得理不饶人,随手摆了摆就叫她下去了。
那小丫头却悄悄把一张纸条垫在了谢晚春的茶盏下,忐忑不安的看了眼谢晚春,这才起身出去。谢晚春还这没想到自己来萧家一趟会遇上这么一桩事,不由微微一怔,随即她伸手把那张垫在茶盏下的纸条展了开来,借着光看了看,一双秀眉已然不觉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