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这两天的测量数据来看,纪灵更加偏向于第一种,那就是将码头的位置干脆放置到别处。
主城区这块的位置以后必将成为整个部落的中心模块,而码头则是另外一处可以聚集商贸引领繁荣的区块,并不一定要将两者结合在一起。
将码头分出去,倒可以带起另外一块地方的发展。
见着纪灵过来,大虎便靠近过来,与她说明了测量后的结果,以及真的拓宽河道可能需要的工程量。
即便只是拓宽一点,前后大约两公里的路程,但所耗费的人力物力的确也十分惊人。
纪灵颔首,心中主意已定,不过一切还是要等出去查看下游的船只回来以后再全面考虑。
前后大约有小半个月,眼见着五月都要来了,田地里的各种作物也已经郁郁葱葱,出去的船只终于回到了部落里头。
出去这么长时间,风吹日晒的,几个人的形容都难免有些狼狈,不过精神头还算挺足的。
靠近水源的地方往往会有部落,因此沿着河道往下,的确让他们发现好几个部落,规模有大有小。一开始语言还算想通,等到了三天以后遇见的部落,基本语言就开始有些交流障碍了。
中间不是没有过凶险的时候,不过好在很快在比手划脚之间交流清楚了,没有惹出什么乱子。当然,最主要的是他们这趟出去的小船上除了必备的生活物资以外,还带了一些货物样品,不论途径的部落规模大小,都拿了一些上去做交换。
而这一趟行程之中收获最大的则是,在他们即将折返的最后一天里面,他们抵达了神迹的边界。
神迹无疑还是目前周围所知的最大部落,与八方不同,神迹虽然战斗力强悍,但总体也以农耕为主,并不太主动进犯其他部落。
阳和神迹每年在物资交换大会上会有一定交往,互相都算熟悉。这次派出去的人里头也有会说一点神迹的语言的,因此还算可以交流。
不过没想到的是陆路要走一个月左右的路程,换成水路顺流而下竟是只需要七天左右。当然行水路的方便在于可以日夜兼程,睡在船上即可,而马车则通常晚上都要停下来休息。
阳的很多商品都是神迹需要的,且神迹的人口以万为单位,对阳来说绝对是个广大的市场。
最后纪灵和一众官员在商量以后拟定,放弃拓宽河道的计划,而直接将码头建立在距离主城区的边沿,距离中心位置有五公里左右的位置。
那片位置地形开阔,且位于主城区防御工事的外头,河道广阔,也方便监管。
计划一旦拟定,这便是今年里头部落的一个大工程。
去年从烁和平两个部落招来的劳工回去一趟以后,不知是在部落里面都说了什么,今年跑过来的劳工更加多。
好在是阳部落的确是各种缺人,不管是在主城区还是在外城区都能够找到活干。
第166章
码头这边的招工计划很快就拟定出来,去年参加过修路工作,且今年已经定居在阳,成为阳的子民的劳动力们更加优先地被召集到城内。
林就是其中的一个。
码头上的工人半个月可以有三天的休息时间,这样一来,基本只要家里人住的不算太过遥远,过半阳部落范围内的地界都能够在三天内完成来回,让工人们有空回家看看。
随着招工入内,这是林第二次踏入主城区。这次不再是短暂停留,他打算抽空好好转转,然后等着下次放假回家的时候给家里多带些东西。
被定为码头的区块面积不小,原先只是一片十分茂密的丛林,随着部落里的工人们齐心协力,不过四五天,这一大块区域的树木便被砍伐干净,露出有些湿润气息的黑色地面。
这些被砍伐下来的树木很快被裁断成合适的长度,通过马车运送回部落,作为部落的财产之一。
普通部落成员如果有用木料的需要,有两种来源,一种是直接去向部落的木料作坊购买经过处理的木料,价格对于部落成员来说并不算昂贵。第二种则是自行到指定区域砍伐,这样要付出的价格更少,基本等于意思意思,不过木料处理要么自己来,要么自己来,如果要送去木料作坊的话,还是会收取一定的加工费,且还要另外到指定区域种上数量相等的木材。
就这个麻烦程度来说,几乎所有居民都还是愿意直接去木料作坊购买木材,方便也划算。毕竟自己动手省下来的那些钱照样还是要花费时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