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居住许可以后,这些劳动力可以到任何阳部落所在的范围内暂居,劳动许可则是他们工作的必需品。
这两个关键证件下来以后,华带着他们就到了招工处。
找到了上回和他说话那人。
对方显然很意外华还真给自己带了这些人回来,不过随后就是高兴,并且许诺华再带人回来也一样收。
同时拍些胸脯表示自己能在几天内就安排这些人的工作。
当然这些人恩你个狗正式进入工作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起码语言上的障碍要先清除一些,另外部落还有基础的法律法规也需要他们了解。
扫盲班结束以后还有一场小考试,考试通过的人员最后才会得到较好的派遣机会。
考试不通过的虽然也能劳作,但是得定期回学校补考到通过为止。
华解决了一桩心事后,带着这些已经基本确定能够留在阳部落的人又去了部落的钱庄。
这些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带了一些贵金属,虽然是纯度不高的金属,但价值也是有的。
到钱庄把这些都换成铜板且每个人都开了一个自己的账户,华就拿到自己的那一千文钱。
他一点都没取出来,而是直接让钱庄放到了自己的名下。
这种存钱的套路他一开始还不适应不敢存,现在已经玩得很熟练了。
第196章
到阳部落念书的孩子们的小团体十分明确,本地人一块儿,然后就是像八方神迹这样的大部落一块儿。另外零零散散的一些小部落则不太成气候,基本都与其他几个大团体混在一块儿玩。
而神迹的学子们则因为是自费读书而比八方的硬气很多。
本来八方的孩子们靠着平时做点零散活计给自己赚了换衣服的钱而在外表上看着不那么扎眼了,可这次开春后回来,又成了破破烂烂的样子,为此不少其他地方来的学生嘲笑过他们。
八方的那些孩子心里不仅存着气,还存着点不服输的劲儿。特别是在学校里学过些知识改变命运的话以后,深以为然地记在了心里。大部分孩子都因为华和他们说的努力学习就能留在阳部落的话而动了心。
不仅仅是华这么告诉他们,像是素这样平时照顾他们生活起居,为他们做饭的人们也基本都在无形之中给他们灌输了一样的想法。在阳部落才有活路,在阳部落的下层人才不会被盘剥到死。
有些话听着骇人,但也只有这些从八方部落底层出来的孩子才知道真实情况远远要比几句话来的更骇人。努力学习留在阳部落,几乎成了所有孩子们的共同目标。
而说回来。
自从蒸汽动力在部落开始得到应用以后,整个阳部落各方各面的工作生产都得到了效率提升,部落的生产建设也蒸蒸日上。部落高层原本既定的许多建设规划都得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往现实层面进发。
这意味着部落里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也需要更多的人口。
人口迁移在这一两年来进行地更为快速,靠近阳部落的一些小部落已经基本被吸纳进来。只要不是进入主城区,外城区的人口流动管束其实并不严格。特别是外部落的人想要加入阳部落,那更是得到很大程度欢迎的。
对外部落人的教化与改造也早就有了一套既定流程,各个地方的领主手下都有一批专业的工作人员负责这些。到目前为止已经基本不会碰到什么新问题。
用工缺口一大起来,像华这样靠此牟利的人自然过得更加舒坦了。如今他和阿三合作,每个月在八方和阳部落之间来回倒腾两趟,去的时候带粮食,回来的时候带人。
部分老婆孩子还在八方的男人们偶尔也会坐船回去,时日久了,阳部落的现实情况就快速地传回了八方去。
八方通过和阳部落的贸易,部落内部的两极分化更加严重。简单来说就是贫富差距加大,上层过得的确舒坦,下层却并未见到日子有什么改善。
加之关于阳部落的传闻又不断传回来并且得到去做工的人的证实,下面的很多人便愈发蠢蠢欲动。他们虽然自小被教导要勇猛善战,也习惯了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杀戮的生活方式,但并非意味着他们并不渴望安定的祥和的生活。
能安稳平顺地活,谁想颠沛流离地死去呢。
这种情绪在八方下层的一部分人心中酝酿,使得部落之间的分离情绪更加严重。
一直到这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