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官数量繁多,分工很细。
曾经明朝有一书记载,地府里面的判官,数量高达五百万之多,比如说阎罗案前,就有司礼判官,司衣判官,司酒色财气判官,司生死判官等等。
像凌曜栋,神位再提升的话,他自己也可以敕封文武判官。
判官没有想象中的权力广大,当然,实际情况,判官的权力也不小。
地府判官一多,自然鱼龙混杂。
忠于职责的也有。
阴狠奸诈也不少。
有宋一代,曾有一地府判官偏袒自己在阳间当大官的亲戚,制造冤案,后来还是当时的包拯带着王朝马汉入地府探查,才发现真相,最后当着阎王的面,将该地府判官给铡了。
包拯当时靠的除了一身正气之外,就是当时宋朝的人道龙气相助,所以才能做到铡鬼神的。
(93年版包青天之探阴山这个单元!)
不过,马脸鬼差说的崔判官和钟判官,明显不是普通判官。
如果凌曜栋猜测的没错的话,马脸鬼差说的崔判官应该是大判官崔珏,人称崔府君。
这位崔府君可不是一般的判官,祂执掌阴律司,是驰名阴曹地府的头号人物,左手执生死薄,右手拿勾魂笔,专门执行为善者添寿,让恶者归阴的任务。
《西游记》记载,此公姓崔名珏,在唐太宗李世民驾下为臣,官拜兹州县令,后升至礼部侍郎,与丞相魏征过从甚密结为至交。
崔珏生前为官清正,死后当了阎罗王最亲信的查案判官,主管查案司,赏善罚恶,管人生死,权冠古今,祂手握“生死薄”和勾魂笔,只需一勾一点,谁该死谁该活便只在须臾之间。
而另一位钟判官,凌曜栋猜测,便是在民间很有名气的天师钟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