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老熟人多少要打个招呼。
七婶子。
八大叔。
九爷爷。
村里头长寿的老人也不少,有些老人因为年纪太大,以前被子女嫌弃,现在要领钱了,一个个孝子贤孙都来了。
杨珍凑在范晓娟面前跟她讲:“那个拿着户口本的是白大叔,他今年八十八了呢,手里头两个人的地,一个人的户口,你看看他儿子,现在跟在他后面像不像小哈巴狗儿一样,就夏天的时候,白大叔生了病,他儿子都懒得买药呢,最后还是闺女借他去卫生所看病。”
现在有了钱可以分,白大叔的儿子就“孝顺”起来了。
白大叔身子骨还硬朗,拿着户口本的手稳稳当当:“你跟着我干嘛,我的钱我自己拿着,我就不配养老,不配花钱,你自己没钱吗,户籍人口五口人,家里头的地有三个人的,你哪里缺钱了?”
儿子恬不知耻:“您年纪大了,我给您保管着,也不乱花你的钱,我搞个小本本给你记账呢。”
白大叔翻了个白眼儿:“你给我记账,记到爪哇国也不一定,你放心,我没有老年痴呆,也没有精神失常,我的钱,我自己心里有数。”
他看了一眼不远处,闺女远远的过来了。
白大叔的闺女嫁的远,在隔壁镇子上,回家一趟要骑车二十几分钟,一周回来给她爹收拾一下,白大叔要不是得了这个闺女的照顾,估计夏天就没了。
要没了,这地不是成儿子的啦?
所以说,人都有命呐,他活着,地就是他的,钱是谁的他说了算。
儿子急了眼:“她一个出嫁女,有什么资格来?”
白大叔冷哼:“她老子分钱,看一眼都不行,你这么霸道啊?”
“你……你就是这样,偏心!”
“不偏你就是偏心,你咋这么能呢?”
几姐妹都笑了。
白大叔以前干过生产队长,以前是个厉害人,范晓娟小的时候就记得白大叔的凶悍,全村鲜有的不重男轻女的优良品种,可惜没赶上好时候,改革开放的时候都七十几岁了,再厉害的人老了,都要靠子女,也不能百分百保证自己的孩子一定孝顺。
范晓珍“嗤”一声:“我妈不是也这样,这几天有事没事过来找我,还说要给我看店,我可不敢让她给我看店,给我把店都抬走都不是没可能。”
想到大伯娘那个样子,晓敏也捂着嘴开始笑。
姐妹几个玩笑了几句。
征收分钱,可真是分出世间百态来了,多少被嫌弃的老人现在扬眉吐气,又像白大叔这样自己拿着户口本的,也有被子女骗到了户口本,现在一脸无奈的看着几个孩子打架的。
说个不好听的话,有的人穷是因为时代受限,等国家富裕起来了,他却老了,有的人穷就是真穷,死穷,一辈子都愿意去相信别人,在同一个坑里跌到无数次,再爬起来继续跌。
范晓娟搓搓手:“到底在哪里分钱啊,怎么都跑出来了啊。”
可冻死她了。
第198章
晓敏看着外面走来走去的村民,笑着说:“一个个的都在家待不住,九点半去村委会领钱,你看看满村都是到处乱跑的人,就是没见着咱支书吧?”
不光是支书,村干部一个都没见着。
杨珍笑:“刚刚我去村部,看见人都在那里呆着呢,都还在算账。”
她跟范晓珍算是认识,范晓娟搭了桥,杨珍现在在给范晓珍提供蔬菜在超市里面卖。
范晓娟说:“咱们要不去大舅那边待一会儿吧,这人也忒多了,等会儿领钱又不是谁排在前面谁拿得多。”
范晓珍指着那边说:“瞧瞧,都打起来了,哎就是分个钱而已,真是兄弟父母都不认了。”
被打的是个老人,缠着儿子把户口页拿出来。
这儿子不肯,拉拉扯扯的不耐烦起来,一把就打在老人肩头。
恰好这会儿村里人都在外面晃,难免被人说三道四的。
补偿款是一把补贴给村里的,至于村里,是经过很长时间的统计以后,分到户口跟土地上头,报上去了以后,上面审批下来就按照这样分钱。
村里头因为分钱的事情,打架的不在少数。
也不是人人都分了家,也有人一大家子都在一个户口本上,有人几兄弟都没分出去,一大家子十好几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