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泉世界,大槐树下。
李峰没有立马修炼《御魂诀》,而是让槐师伯先行过目。
“此法虽妙,但不足为奇,师侄自可练之,但不可迷之。古之圣贤曾言,以道驭术术必成,离道之术术必衰。道法和术法孰轻孰重一目了然,切记,切记!”
“谨遵师伯教诲!”
少年郎陷入沉思,想起蒙学时教书先生也提到过“术法小道尔”。
他本以为这是仙朝欲盖弥彰,只传四海境基础道法,不愿传授万民术法的托辞。
如今想来,只怕与他猜想的不同。
“倒是我误解了,还以为仙朝与圜土一样,都有所图谋、不怀好心呢。”
想通这点后,李峰心中顿时轻松了不少,又问道:“敢问师伯,道法与术法有何不同?”
“道者,人之修身养性之本也。而术者,乃是护道之法也。明悟一道,可演化术法万千。而术之极致,也可成道也。
比如这卷《御魂诀》,便是一种御使魂气的术法。而魂气的根本,在于神魂。你若能做到御使神魂,便是此法的极致,那便算作道法。”
术之极致可成道!
李峰脑中划过一道亮光,急急道:“那能御使神魂的道法,又叫什么?”
“神识之法。”
神识?
少年郎脑中轰然炸响,只觉曾经见过这个字眼。
他拼命回忆,终于想起是在脑中那卷金书《星河功》见过。
遍览整卷《星河功》,那神识两字在其中很不起眼,只有一小段修炼之法,看起来并不如何特别,却没想到竟是道法,达到了术法之极致的程度!
可笑他还妄自菲薄,心心念念的到处收罗典籍,去舍大道求小术!
“师尊他老人家所言不虚,这《星河功》果真不凡!”
李峰后知后觉,却又陷入新的疑惑:“《星河功》乃是旧法,既然如此高深,为何又被新法取代?这新法的层次,看起来并不比旧法高啊?”
“多想无益,何不以身试法,决出个高低?”
大槐树避而不答,又开始循循善诱,规劝李峰新旧兼修,继续融合功法,完善极道修炼之法。
李峰尝过极道修炼的甜头,虽然危险无比,但有大槐树护法,性命倒是无虞。
他耗费阴历数十载,如今已初步掌握了修炼魂海的诀窍,可自如掌控《太阴炼魂术》和《大晋长生功》两种功法的融合。
他想的更多,若是将《御魂诀》和神识之法融合,又会是何种景象?
想到此处,他砰然心动,开始了《御魂诀》的修炼。
与此同时,楚王宫神殿内,世子神灵冷冷一笑,低声道:“想来那家伙定是去修炼我家的《御魂诀》了。此法博大精深,格外讲究悟性和神魂强度。倘若悟性不够,又或者神魂强度不足,一不小心便会把自己练死!
除此之外,还需耗费水磨工夫,没个十年功夫是绝对学不会的!想当年以我的天资,也足足花了五年才成功!那家伙自不量力,贪图我家的镇家之法,活该受……哎呦,这该死的魂禁又发作了!”
就在世子神灵痛的死去活来之时,李峰正以新的驭物之法,将青竹竿缓缓驭起,在空中晃晃悠悠,忽上忽下,状态很是不稳。
挂在树梢上的定星盘,遭了几次无妄之灾,被敲得叮当乱响。它不堪其扰,干脆躲进枝杈丛中生闷气,大口大口的吞吃起赤焰。
好在随着时间流逝,李峰对新的驭物之法掌握的越发纯熟,青竹竿绕着大槐树腾挪斗转,很是灵活多变,不再有碰瓷发生。
隔空驭物能够做到如臂使指,便算是《御魂诀》成功入门。
黄泉舟看得暗暗咋舌。
因为它也曾想学此法,便威逼利诱着世子神灵教它,可它怎么都学不会。
它记得那世子神灵还挖苦它,不断炫耀着自己的纪录,说是一年入门、五年学成,打破了司南皇族的历史纪录,风头无两。
但李峰却是只花了阴历一天便已入门。
与李家小子一比,世子神灵便黯然失色,犹如土鸡瓦狗。
“本船果然没看错人,李家小子是个人才啊,只比我差一点点!不过驭物简单,御魂极难。想要御魂,起码……哎哟喂~我怎么飞起来了?”
只见在李峰的操控下,他的魂海轰然涌现,无数魂气飞出。而黄泉舟也被裹挟而出。
漫天魂气化作一根根青竹竿,在四周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