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续搬送物资过来。
对于帝国本土的居民来说,这是相当大的负担。这代表帝国军不可能空手而归。
「我想设法击退帝国军,但在没有伤亡的情况下,对方不容易知难而退吧?」
「他们现在稍微占了上风,如果是你,你会撤退吗?」
「稍微占了上风吗……我倒不这么认为。」
「这是什么意思?」
辉夜的脸上浮现出错愕的表情,询问我。
我开口向她说明:
「辉夜大人,我们和诺克斯的队长们全都战死的机率应该微乎其微吧?」
「当然啊,毕竟我和你都清楚退场的时机。」
「可是,帝国军必须讨伐所有能够指挥数千军力的将领。毕竟只要我们率军逃进贝萝莉雅城,这场战争就会演变成笼城战。」
「原来如此!你的意思是,我方目前还有一条退路吧?」
「没错。由于你必须赶回王都、皇国介入、阿尔比翁与我国的战争等原因,使我们希望能与帝国进行短期战,但维里斯依然有办法毫不犹疑地彻底防御敌人。一旦我们这么做,帝国军会相当头痛。从他们的角度来看,现在的情势并非势均力敌,就算打赢当前的战役,也不一定能颠覆战局。」
战术上的胜利不会改变战略。
纵使会有例外,但这基本上是不变的规则。
帝国与阿尔比翁已结为同盟,但是两国间的信赖关系却相当薄弱。由于他们的目标都是维里斯,所以才会同时展开攻势。
假设现在维里斯的将领惨遭讨伐,或是维里斯的行动遭到阻碍,阿尔比翁都能得利,帝国却不然。
帝国追求的是帝国的胜利。就算阿尔比翁攻陷维里斯的王都,那也是属于阿尔比翁的胜利,与帝国无关。
帝国必须亲手击溃维里斯。
「就算他们打算靠人数取胜,破坏一切,他们的物资终将不足,无法反覆进行作战。除非攻陷贝萝莉雅城,否则帝国的未来将一片黑暗。」
「你说得没错。因此,他们可能会派别动队前往贝萝莉雅城。我们必须思考要让多少士兵留在城里。」
尽管我这么说,但我不认为帝国军会出动别动队。
我会这么推论是出于许多原因,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对方曾经派出数千士兵的先遗部队,却依然没有攻陷这座城。只要对方掌握这个情报,就不会展开未臻完善的攻击。
再加上我们出动整个暗影团队,我们自上空监视帝国军。当对方有意出动别动队时,我方的侦查网一定会发现。截至目前为止,我们尚未观察到帝国军有意另行编制军队。
当那个能力非凡的男人率领的部队出动时,我们才需要严加戒备。但是,如果那支部队仅有千人左右,暗影有可能留意不到。
那个男人的战斗力惊人,说不定能轻易攻陷没有主要兵力的贝萝莉雅城。
到时候再来烦恼吧。假如那个男人不在,我方不惜让辉夜使出浑身解数,以猛烈的力量压制对方。我清楚这一招有多么恐怖。
「嗯,你说得没错。综观大局之后,情势对帝国军较为不利。」
「是的。虽然这么说,当我们在贝萝莉雅城中展开笼城战之后,想击退帝国军便很困难了。再说,当阿尔比翁加强攻势时,我们也无法前往支援。我们跟帝国一样,在这场战役中绝对不能吃败仗。」
维里斯的军队恢复速度相当快。
老实说,当帝国军打算迅速压制港口,夺取贝萝莉雅城,却奇袭失败后,他们就已经无计可施了。
他们充作据点的港口塞不下所有士兵,搭建了大规模野营地。倘若他们一开始成功攻陷贝萝莉雅城,就能够利用城和周边地区,可惜诺克斯阻止了他们。
一件事的开头相当重要。
帝国军先发制人,展开攻其不备的奇袭。
维里斯军晚了一步才展开对策,派诺克斯出征。
幸好米卡娜英勇地与敌方奋战,诺克斯也在贝萝莉雅城被攻陷前抵达,先遣部队只能撤回港口。
尽管敌方保住了港口,但他们的先遣部队原先设定的目标不仅止于此。
城或堡垒几乎都无法容纳三万人,但只要帝国军占领贝萝莉雅城,并且确保一条港城通往贝萝莉雅城的路线,他们战斗时将会更为轻松。
先遗队的失败逐渐让帝国走投无路。
这是米卡娜立下的功绩,也是诺克斯的功绩,尤连伯爵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