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从,这并无过错,因为选择用外界来印证内心的时候,就注定永远要亦步亦趋地跟在道的身后,做一个永远的求道者,而不是行道者。
星君却是行道者,在摒弃了一切怀疑和动摇,誓死无悔地去证道得道之后,又何必再去迷茫地求道、问道?道在心中,既然已经得道,接下来,只需要大胆地去实行便是了。
那么,子黍心中的道是什么?哪怕到了今天,他仍没有答案。
星君所求的不是单纯的理想信念之道,而是天地自然之道。虽然是天地自然之道,却又必须要将自己的本心融入其中,也就是御于道,而不是为道所御。这当中其实相当危险,稍有差错,内心之道与天地自然之道有所不容,便会落得暴毙而亡的下场,中天历史上尝试突破星君的人不在少数,但成功者少之又少,哪怕用尽一切手段,往往也是九死一生,因为星君证道,本就没有外物可以依靠。
黑暗的深处,似乎还有一点东西。
他走过去,感知中,却是一副先天八卦图。
在这八卦图的中央,静静地端坐着一个人,但到底是生是死?他不知道。
莫非这就是上古火君?
先天八卦图只存在于他的意识之中,但具体的方位他却无法找出,倘若按照后天的方位来推算……
没有结果,那人端坐中宫,本该是混沌的中心,但是既然置身混沌之中,又哪里知道何处为中心?他的神念感知不到尽头,甚至连回去的路,都感知不到。
在初次踏入混沌的时候,他还能够感知到仙元的消解,说明那时他还站在混沌的边界,可是当他往里踏出几步之后,便什么方位都无法感知了。
附近时空错乱,不可轻易靠近……
他想到了巫灵的话,心中猛地一紧。
倘若时空不曾有所改变,他进入这混沌,不过是两三步的距离。
他倒退了两三步,还是混沌,继续后退,仍是混沌,直到走出十几步,四周依旧没有任何变化!
子黍深吸一口气,试着在内心呼唤巫灵,却没有任何反应。
他甚至连幽篁剑的存在也感知不到了。
若是常人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之下,只怕已经崩溃了。
这一片混沌,相当于封闭了他的五感,四周的仙元也稳定了下来,先天的稳定,如死亡一般寂静。
子黍默然片刻,却是盘膝端坐了下来。
封闭五感,或许正是巫灵给他的一个机会,一个求道证道的机会。
当排除了外界的一切干扰之后,他的内心,究竟是怎样的?
许多人都不敢面对内心,未曾真正审视过自己的内心。
子黍也不曾,以往的他,只是被心所驱使,而不是驱使心。
当真正反躬自问的时候,他到底是谁?是怎样一个人?所求的又是什么?
这些他都不曾想过,直到现在。
许久的寂静,仿佛意识也陷入了沉睡。
“清儿!”
一声少年的呼唤,忽然在心中响起。
子黍豁然惊醒,那是当初的他,十六岁的他,站在溪水之中,呼唤清儿时的他!
这就是他的内心么?他最爱的还是清儿,而不是小薇?
心在悸动,仿佛在剧烈的疼痛,他的思绪似乎也乱了起来,为七情六欲所主导。
子黍紧紧咬着牙关,在黑暗与混沌中死死咬着牙关,以至于嘴角流出了鲜血也毫无所觉,只感到一阵阵如撕裂般的痛苦。
这算什么?这到底算什么?!
倘若他一直忘不掉清儿,之后又为什么喜欢上了小薇?
难道说,他本就是那种见异思迁之人,又或者,是将小薇视为了清儿的替代品?
不!不可能!
在他竭力想要否认之时,内心中却又响起了另一个声音。
真的不可能吗?
何谓人性?趋利避害,趋吉避凶,贪恋荣华,好逸恶劳,纵情声色,放浪形骸……
所有这一切,都是人性,人所共有,生来所有。
正如道有阴阳,人有善恶,他的心,难道就真的没有恶念,没有私心?
既然一阴一阳之谓道,阴与阳本就相生相存,那么人心中有多少善,就应该有多少的恶。
哪怕是圣人,亦是如此。
所以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