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如实道:“我是为了应龙一族而来。”
“什么?!”黑雾中人大惊失色,神念从子黍身上一扫而过,竟真的发现了一丝应龙后裔的气息,和巴人族中祭祀的魔主同源!
只是,这一丝气息太过微弱,若不是子黍自己说出来,黑雾中人也绝难察觉。
“道友莫非是魔主的后人?”
应龙妖祖,魔界的缔造者,也是魔元的创造者,在巴人一族中,向来被尊为魔主,世世受到供奉。
子黍摇了摇头,又道:“我是她的……道侣。”
说到此处,他自然不免想到小薇,有些黯然神伤。不知这五年来她过得怎样了?自从流水阁中分别之后,两人便已是天南地北,再难相见,等到查明当初的真相之后,不论结果如何,他都要回到南国,去和她一同面对所有的劫难。
黑雾中人默然看着他,神念感知之下,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子黍的情绪,这是做不了假的,哪怕此人不是应龙后裔,也必然和应龙后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魔主的后人,便是巴人一族的尊主。
“我明白了。”黑雾中人道:“我族世世代代侍奉魔主,绝无二心,道友既然与魔主的后人结为道侣,自然便是我族贵客,还请到族中小叙。”
子黍点了点头,看着那团黑雾,又道:“道友仍是不愿以真面目示人么?”
黑雾中人有些犹豫,道:“道友来此的,也不是真身吧?”
子黍淡淡一笑,道:“无妨。”
这人喜欢藏在黑雾里就藏在黑雾里好了,他对别人的隐私也不大感兴趣。
听子黍这般说,藏在黑雾中的那人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黑雾渐渐散去,当中竟是一名头戴银冠,穿着玄色襟褂和绣花罗裙的女子,黑衣罗裙,衬得她肤色相当白皙,又有一双秋水瞳仁,如墨秀发,怎么看都是十七八岁的东邻采桑少女,哪里会是什么魔功深厚的大魔头?
见到子黍错愕的目光,女子脸色微红,又有些恼怒,道:“道友何故如此看人?”
子黍回过神来,轻轻咳嗽了一声,道:“在下姓杜,名子黍,不知道友名讳?”
女子道:“原来是杜道友,小女子姓白,名玉。”
子黍神色古怪,对她点了点头。
之前她藏在黑雾里的时候,可是一副粗犷的男子声调,此时散去黑雾,反倒成了娇滴滴的小女子,这反差之大,自然令子黍觉得有些别扭。
白玉似乎也感受到了子黍的情绪,道:“我族隐居陇山,虽是不涉外界,四周却也是危机重重,为了族内安定,对外我便常常扮做男子,好叫他人不敢轻视。”
子黍道:“白道友何苦如此?即便是以本来面目示人,以白道友的修为,也足以睥睨天下,又有谁敢轻视?”
白玉苦笑一声,道:“虽说如此,可貌美女子却是最容易招来是非的,又有谁会对一个藏在黑雾里的大汉感兴趣呢?”
子黍点了点头,世上人心便是如此,见到貌美女子,个个都是趋之若鹜,哪怕明知对方是星君,只怕也有许多不怕死的,抱着“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的想法跑到陇山来,只为了看一看这位的容颜模样。而且,越是难得一见,见过的人越是会对他人吹嘘,到时候一传十,十传百,巴人一族也不用隐居了,天下人人都会知道陇山深处还有一位貌若少女的星君,就好像如今天下人人都知道阑珊宫内有一位貌若天仙,风华绝代的宫主一般。
当然,白玉和姜小雅是不同的,姜小雅太过神秘,也正是因为其神秘方才吸引人,而白玉人如其名,只怕终生都不曾走出过陇山,她真正吸引人的,其实是她的体质——纯阴之体。
想到此处,子黍又忍不住多看了她两眼,这种女子,天生阴气太重,十个里面有九个是要早夭的,她能活下来想必是受了精心照料,不过话又说回来,纯阴之体修炼阴冷的魔功,倒是进境惊人,白玉容貌不过十七八岁,子黍估计她的真实年龄也不会超过五十岁。
白玉倒是被子黍看得有些不自在,黑雾渐渐升起,又将她的容貌掩盖,子黍见此苦笑一声,问道:“白道友的师尊如今可还健在?”
白玉道:“师尊将这一身修为传给我后,在几年前已经仙逝了。”
子黍点了点头,他和白玉此时已经回到了幽都,魔大和魔二两个也跟在后面,不过已经被两人忽略,子黍的神念往幽都内延伸,果然没有碰到第二股星君层次的气息。
白玉看着他的一举一动,不禁有些苦涩地说道:“道友是信不过我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