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正因为是天子,才更应该事事以利益为先。天子身为万民的表率,他的利益就是大宋的利益,大宋的利益就是百姓的利益。
为了大宋和百姓的利益,他也不能是个端方君子、道德完人,道德圣君是治理不好一个国家的。”
“当今......被儒家那套拘束住了。”
赵祯闻言,心中巨震。
他抬手制止住了欲要开口说些什么的范仲淹和晏殊,两人嘴张到一半,只得蔫蔫地闭上。
两小只将这一幕收入眼底,心中不禁升起一股违和感来。
另一头,范仲淹和晏殊二人看向舒政的目光也变得格外复杂。
最终两人也不知道是怎么离开的。
行辕门外,范、晏二人并肩慢行。
晏殊沉默地看着远处的街道,眉宇间隐有愁容,半晌后,只听他轻声说道:“范贤弟,为兄有些担心。”
范仲淹:“晏兄可是在想小皇子的事?”
“还是什么都瞒不过范贤弟,”晏殊轻笑,“为兄只是在想,小皇子天赋异禀,小小年纪便胸中自有大气魄,原本该是件皆大欢喜的事。”
晏殊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范仲淹也没有催,他知道下面一定还有一个“但是”。
果然,“但,为兄突然不知道有一个这样的继承人,对我大宋的未来而言到底是福是祸了。”
听晏殊诉说着他的忧虑,范仲淹心中有数,他了然一笑,“晏兄恐怕真正想说的是,有如此储君,不知对我儒门是祸非福吧?”
晏殊闻言怔愣,随即失笑,“知我者,范贤弟也!”
范仲淹和晏殊走了,舒颜也准备离开了。
临行前,兄妹俩暂时顾不上理会先前察觉到的那点违和。
还是有些不放心赵祯,这人对皇位的执着有点深了,他们深怕这人一时冲动,就把自己也拉了进去。
再三交代了赵祯一定要稳住还不够,舒玟还语重心长地给他科普了造反的108个小技巧。
每一条听起来都比靠指望着皇帝一直没崽,走结交宗室、大臣支持上位的路子要靠谱得多。
末了,她还不忘给出会心一击,势必要打击掉赵祯想要瞎搞的自信心。
那股专业的劲头,直把赵祯整个人都给听麻了,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小丫头是在做什么成功经验分享总结呢!
最可怕的是,在细细琢磨过后,他发现这丫头说的居然完全可行!
(舒玟:造反我是专业的!)
. . . . . .
官家在杭州府差点遭遇地震余波被埋不是小事,更何况当时现场还出现了刺客,这件事很快就传回了朝中,在上层官吏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当即就有宰辅表示自己也要亲下杭州,这次无论如何也要将官家劝回。
还有刺客的事也不是小事,必须一查到底,刺杀君王,那和造反有什么区别?!
什么,你说那些刺客是冲着丰裕侯去的?怎么可能!
在皇帝和一个没有实权的侯爵之间,想想也知道幕后主使者更青睐谁。
人家想杀皇帝的理由有千千万,但对方杀了丰裕侯有什么用,难不成还能继承她的爵位不成?
在这一刻,众朝臣都觉得自己真相了。
通过好一阵推举和自荐,南下的大臣很快被选出。
这个人身份绝对不能低了,否则去了杭州府,既不能起到劝谏官家的作用,若是遇上什么事,也无法稳定大局。
所以这个幸运人选最终落到了吕夷简和包拯头上。
事关重大,两人也干脆,在做下决定后,没有多做耽搁,匆匆收拾了行李,便带着满朝文武的希望乘船南下。
曹家这回是真的坐蜡了,苍天可见,再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弑君啊!
当然最主要的是完全没那个必要,毕竟现在养在宫里的那个假皇子又不是他们家姑娘亲生的。
他们原也只是打算将小崽子除了也就罢了,但谁知道事情就是这么巧,怎么把官家也给卷进去了。
想到这里,曹家主当机立断,掩下了曹家所有暗地里的手脚,甚至为此不惜自断臂膀也在所不辞。
曹皇后生母楚氏更是天一亮就打着宽慰皇后的旗号进了宫,这时候,皇后必须稳住。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的一举一动早已被暗处皇城司的探子看在了眼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