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在几个丫鬟的精心照料下,燕赤和马鞍后的精神好多了。虽然还不能下地走路,也是为了防止崩开伤口,但是他们俩已经能有说有笑了。
转眼就到了上早朝的日子,这一天一大早,丞相坐着马车到了皇宫。
承天殿内,文武百官早已到齐,包括六位尚书大人也都到了,众人见到丞相到来纷纷打着招呼。
而丞相一眼就看到孤零零站在龙案下边的太子,丞相笑眯眯的来到太子跟前拱了拱手。
“老臣见过太子殿下。”
太子装模作样的也拱了拱手:“丞相不必多礼,不知丞相今日叫本太子上朝所谓何事?”
丞相笑道:“太子莫急,等陛下来了自然会知晓。”
太子闻言不再说话,就在这时,大殿传来和通太监的喊声:“皇上驾到!”
一众大臣包括太子纷纷跪倒:“臣等恭迎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儿臣恭迎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坐到龙案前挥了挥手:“众卿家平身吧。”
“谢皇上!”
等众人都站起身之后,和通太监喊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话音刚落,丞相向前一步:“启禀皇上,臣有事请奏。”
皇上笑眯眯的看着丞相:“丞相大人有何事启奏啊?”
丞相看了一眼身旁的太子,太子看到丞相的目光心中有一种不好的感觉。
“启禀皇上,前日臣的孙女从宫中回来向臣说了一件事。”
皇上耐心的问道:“不知灵儿跟丞相大人说了何事?”
丞相躬身道:“回皇上,灵儿说……太子身边的伴读一直在纠缠她。”
皇上闻言一愣,其他文武百官闻言也开始议论纷纷。唯独太子闻言脸色一变,他知道,丞相这么说的话,柳成杰恐怕已经死了。
太子怨毒的看着丞相,而皇上问道:“丞相大人可查证此事?”
丞相点了点头,然后向大殿外喊道:“你们进来吧。”
只见外面有一个小太监和宫女走了进来,丞相介绍道:“柳成杰纠缠灵儿的事情都被他们看见了,皇上可以亲自询问。”
皇上虽然无心理会朝政,但他不傻,丞相敢让证人上朝,那不管自己怎么问,他们都会按照丞相的意思说。
“朕相信丞相大人,既然此事已经查明,那丞相大人打算如何处置柳成杰?”
丞相躬身道:“回皇上,臣知晓太子殿下与柳成杰的感情,他们从小一起长大,若是杀了柳成杰恐怕会让太子伤心欲绝。故:臣只是将柳成杰驱逐出京城,并没有伤其性命。”
皇上和太子都是一愣,就连其他文武百官也很惊讶,这不是丞相的行事风格啊,丞相要不就不动手,只要丞相一动手,必定会斩草除根,他为什么会放了这个柳成杰?
也就是灵儿跟柳成杰的事很隐秘,别人不知道罢了。他们要是知道事情的真相,就不会惊讶了。
皇上呵呵笑道:“丞相真是宅心仁厚,既然事情已经处理好,丞相还有其他事吗?”
丞相一躬身:“皇上,臣还有一事请奏。”
皇上看了看其他文武百官:“丞相请讲。”
丞相看了看六位尚书:“皇上,臣恳请皇上书国书一封,并赐婚柔娴郡主。”
六位尚书此时低着头,就好像这朝堂之事跟他们没关系一样。其实他们早就知道丞相的打算了,当初给乔安安摆酒席的时候,丞相单独跟他们商谈的就是此事,不然他们也不会在丞相为乔安安讨要郡主名头的时候,还向着丞相说话。
可是其他人却很疑惑,包括皇上。
整个京城有头有脸的人都知道,丞相本来就是打算让灵儿嫁给太子,如今丞相恳请皇上为柔娴郡主赐婚,这是摆明了想把他的干孙女嫁给太子。
可是让众人疑惑的是,就算皇上下旨赐婚,也不用书写国书吧?国书一般都是国与国之间交换意见才会书写的文书,自家太子娶亲,为何要书写国书?
皇上问道:“丞相大人,你想让朕赐柔娴郡主与何人成婚?”
丞相躬身道:“皇上,臣想让柔娴郡主嫁给移人国国主。”
“移人国?”
所有人都没想到,丞相的打算居然不是让乔安安嫁给太子,而是远嫁移人国。
太子也愣住了,本来他觉得赐婚就赐婚吧,干孙女总比亲孙女强。他要是娶了亲孙女,灵儿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