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穿书成了七个拖油瓶的恶毒大嫂 > 第99章 也不会给太少

第99章 也不会给太少

本以为梁宇收了些粉丝,也不过是他们来家里学习,没想到却引来了那么多孩子。

小些的孩子都来跟梁秀学习,什么弟子规、百家姓、三字经等之类启蒙的;大点的孩子跟梁飞一起学论语、孟子等等,反正是学习热情高涨。

梁宇教的武艺也有很多人学,不但大小孩子都来学,连一些闲着没事的村民都来学。

蒋岱家屋子不小,可是这么多人在一起学习,无论是室内还是院里,空间都是不够的。

她没想到家里的这几个“小先生”,竟然如此受欢迎。

村子里没有学堂,很多村民也想让家里孩子上学,可要么因为镇上太远,要么因为手里银钱不够。

看到自家孩子跑到老梁家跟着学习之后,回家那叫一个“出口成章”,他们都惊讶了。

过了两天,里长冯盼山却找上门来。

冯盼山是个长相有点威严的中年人,脸上的表情不多,给人一种严肃不好接近的感觉。

蒋岱知道冯盼山左右逢源的,平时接触少,对他不是很了解,但他雁过拔毛的名声,她是听过的。

难道是最近看她家过得红火,要来找茬?蒋岱心里有点忐忑。

蒋岱想着,她今天就以和平为目标,无论他说什么,她就笑脸相迎,以不惹他为主,毕竟这人她惹不起,

冯盼山进门,坐在炕沿上,脸上带了点笑容,道:“蒋岱啊!最近你带孩子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叔都看在眼里……真不错!”

蒋岱不知道他这是啥意思,只能陪着尬笑:“也就那样了,我也没啥能耐,能带着孩子们过日子,让他们吃饱饭就不错了!”

她其实特别想问:冯叔,无事不登三宝殿,你这是干啥来了?

可她还是没问出口,这样似乎太没礼貌,既然这男人跟她在这绕圈子,那就再绕一会,她奉陪。

冯盼山看蒋岱似乎很忙的模样,他索性开门见山:“最近几天听村里人说,你家这几个孩子厉害得很,能当小夫子教孩子们读书,老二还能教人骑马、练武,叔倒是挺意外的!”

蒋岱不笨,可还是没太猜出来这人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他们这是第一次打交道,她不了解这人的套路。

她的原则是先静观其变,她不出牌,少说多看,看这男人到底耍什么花样。

“嗯,几个孩子之前跟先生学过一些……村里孩子喜欢,就教了教他们。”

她说完很真诚地看冯盼山,她又没犯法,根本也没想着要收学费,冯盼山想揩油是不是来早了点。

毕竟让弟弟妹妹们当先生,外人看来多少有点胡闹的意思。

因此,她一直低调行事,村里孩子来学习,她又不能往外撵人家。

按她这段时间的观察,11岁的梁宇、9岁的梁飞和6岁的梁秀,完全能担起“小先生”这个称号。

这几个孩子是真刻苦啊!除了吃饭、睡觉、干活的时间之外,其余的时候都在学习。

而且蒋岱发现同样是学习知识或者武功,孩子们如果心里想着学好之后,去教授别人,就会学得特别认真,知识学得特别透。

试想如果自己都没学透,又怎么能讲给别人听?

这种促进作用下,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他们学得又快又好,而且在给别人讲授的同时,知识巩固的效果简直惊人,比自己闷头复习多少遍效果都好。

蒋岱记得在现代社会时,看过一个新闻:一个没什么文化的父亲,却把一儿一女培养成人,考上了清华北大。

记者采访他是怎样教育出这么好的两个孩子,他说:我没多高文化,不知道该怎样辅导他们功课。但是,干了一天活回来,吃完饭之后都会让孩子讲学过的知识给他听。孩子们也乐得给含辛茹苦的父亲讲课,不但检验了他们学习的扎实度,看到老父亲听课时眼中的光亮和欢喜,他们也感觉幸福……

蒋岱就觉得这种以教促学的方式,特别能激发出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要比每天逼着他们去学习、复习,去死记硬背效果好了不知多少倍。

而且,在哥哥姐姐们的带动下,几个小的也特别的好为人师,村里的小孩有不会的,要是梁飞和梁秀正忙着,梁凡、梁明、梁晨甚至是梁月都是给人家分析上两句,头头是道的。

冯盼山看蒋岱一直很谦逊的模样,脸上的笑容更深了些:“叔这是吓到你了?我没别的意思,跟你直说了吧!咱村从来就没有过学堂,现在你家有这能文能武的孩子,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