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这里可以买到的蔬菜品种很少,而且量也不多,因为都是自家种植的,不像现代社会有大批种植蔬菜然后贩卖的,所以江明月和潘贺铭只能一家摊位一家摊位的采买。
这里只有白菜、萝卜、南瓜、冬瓜、菠菜等新鲜的蔬菜,还有少量的土豆,然后就是一些菜干,但是很少。
江明月挑着每样都采购了,白菜最多,买了差不多有两百多颗,足足扫荡了好几个摊位,板车立即装的满满当当了。
然后还在旁边铺子里买了油盐酱醋等调味品,还有大缸小缸瓦罐等。
最高兴的是有卖猪肉的摊位,江明月直接买了半扇猪连同一个大猪头和四个蹄子,全让摊主给拆卸了。
要不是没有多少货了,后面的人也要买,她能把猪肉摊子包圆。
母子两个干脆推着板车回了何记粮铺,加了钱托他们把这些给一起运了。
然后两人继续去选购其他东西。
江明月并不打算现在买牲口,因为现在买了也没地可耕作,要白白养五个月的时间,这期间要草要料还要给它防寒保暖的,太得不偿失了。
所以他们暂时还是靠人力。
好在有大力丸改善身体,再加上一路流放这两个月的锻炼,潘贺铭这个看着文弱书生的人也是穿衣显瘦脱衣有肉的精壮小伙了,推着一两百斤的东西跟玩似的。
锹镐锄头的江明月不着急买,她想买的是一些利器,可以打猎防野兽的东西。
北疆这边都是深山林海,人们住的还尤其分散,保不齐会有什么老虎狗熊的大型猛兽,到时候被野兽包了饺子就坏了。
好在这些东西在北疆地方并不算特殊,铁匠铺里都有,不过数量达不到江明月的要求,所以她干脆又交了定金定制了一批,约定十五的时候再过来取。
母子两个又买了几匹布和棉花预备做替换的衣服,之前流放路上也不能换洗,所以当时买的棉衣都只有一人一身,现在有条件了自然需要再备一些。
然后最后一站去的皮草交易的地方。
天启朝京城在金陵,地处南方,原本用到皮草的机会并不多,但是不知为何从前朝起皇亲贵族就以穿貂皮、狐裘等为荣。
因为貂只生活在寒冷干燥的北方地区,想要获取貂皮就要人工去野外狩猎捕捉,而北疆此地原为不毛之地,多少数民族居住,所以貂皮数量在中原地区一直极为稀缺。
前朝时多驱使战俘来捕捉貂皮,后来慢慢演变成本地用貂皮交税,现在天启朝也有着北疆部分地区家庭年缴一张貂皮的规定。
因此朝廷规定三品以下朝臣不允许穿貂,只允许穿狐裘、貉子皮、猞猁皮等。
同时还把赐貂当做了一种殊荣,用以笼络或者嘉奖功勋卓著之人。
南方的朝臣对此除了不能炫耀外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对于北方的大臣来说冬日里没有一件御寒的皮衣这可是一件不小的打击。
因为据说貂皮保暖性能很好,在寒冬腊月的天里摆上一碗水盖上貂皮都可以使水不结冰。
但是朝廷有令,下面只得领命。
而且貂皮大衣也不是一般人能使用的起的,一件貂裘大概需要用到六十张貂皮,可见制作一件这样的衣服有多么烧钱了。
所以大臣多穿狐裘,狐裘就是用狐狸腋下的皮毛做成的皮衣,因为用料很费,所以一件狐裘的价格大概在六十两左右,相当于一品大员一个月的俸禄了,在民间都可以买六七间普通的房子。
所以江明月母子在集市上见到的也多是貉子皮、狐狸皮、狼皮、羊皮、兔皮等等,或者是品相特别差的杂毛貂皮,不能缴税那种的。
但是即便是这样次的一张貂皮竟然要价一两银子?!
江明月满脸都是“你当我是冤大头么”的表情。
这可是北疆,貂皮的原产地!
而且这是一张貂皮,不是一件貂皮衣,你要价一两银子?
你怎么不去抢!
江明月没说话扭头就走,潘贺铭很自然的跟在她身后。
如此也就算了,可是店主却在后面大声嗤笑道“穷酸鬼,没钱买什么貂。
我们有上好的黑貂皮你穿的起么?
你是那个配穿貂的人么?
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穿着个粗布棉衣也敢来看貂?
我呸!”
潘贺铭立即怒了,回身就要找店主理论,骂他可以,竟然辱骂他娘,这是如何都不能忍的。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