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后。
[第一台手术]结束规培期的云糯,在上个月中旬,正式成为附属医院心内科的一名住院医师。今天是周二,科室的择期手术日。也将迎来由她独立上阵的第一台手术。心情激动,紧张,导致昨晚没怎么睡好。不过长时间养成的生物钟,促使她仍旧在早上六点半就醒来。惺惺松松翻过身去,习惯性将一只腿搭到旁边,结果扑了个空,睁开眼睛一瞧,才反应过来周医生前些天出差了。云糯摸可能会很晚。很晚的意思,大约是要到下午,或者夜间。起床洗漱,收拾完下楼吃早餐,然后驱车到医院,抵达住院部刚好八点半左右。因为要做术前准备,所以今天不用去查房。毫无意料的,刚走进办公室,发现里面已早早地坐了一道人影。见到来人,云糯略有些诧异。秦原?对方起身,淡笑着朝她走近,“云医生,早。”时隔三年,称呼由当初的糯糯,变成现在的云医生。当事人心里也是五味杂陈。云糯回过神来,走到饮水机面前,接了杯水搁到男人旁边的桌上,示意他坐,直接开门见山地道:“南熙心内产品入院已经有七八年,临床各方面基本都趋于成熟,一台起搏器手术,还要劳烦云董让秦总监亲自跑一趟,让我心里很过意不去。”这是在变相的拒绝。秦原笑着解释:“云董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委托我,代替他见证自己女儿的第一台手术,权当做一种纪念。”哦。原来借口都提前找好了。在心内,植入心脏起搏器,是所有微创类手术中,要求术者对产品的熟知程度最高的一种。别说作为新手,就是有着好几年临床经验的主治医生,在没有厂家人员跟台的情况下,都无法百分之百的保证,整个手术过程能够万无一失。她知道,父亲派秦原过来的目的,不过是想为她的第一台手术,全程保驾护航。尽管,她真的不需要。过去三年,跟着魏主任上过无数次手术。没人知道,她对南熙产品到底熟稔到何种地步。有些感情说不清道不明,如果非要归结到具体原因,可能,那是一种难以用科学解释,且刻入骨髓的血脉相承。终究,云糯还是不忍心拂了父亲的好意。最后,秦原在她的默许下,跟着一起进了手术室。患者女性50岁,因反复头晕、黑矇、胸闷半年入院。症状加重时曾至当地医院诊疗,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3度房室传导阻滞;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3度房室传导阻滞,st-t波改变,予以药物治疗后效果不佳。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体检:bp162/78mmhg,心率37次/分,律欠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考虑到患者之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经科室心血管介入团队评估和讨论,认为有安装永久起搏器手术指征,决定于今日上午九点半,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这名患者,是从入院的第一天起,就交由云糯来接手。魏主任对她的偏爱和信任,众人有目共睹,包括姜言在内的所有主治医生,都在翘首以盼她能顺利完成人生第一**立主刀手术。时间不容多想。换好手术服,穿上铅衣,局部麻醉就绪,监测病人各项电生理指标,一切正常后,开始手术。在场医护,眼神带着鼓励,都在无声给她加油。云糯呼出口气,朝身后器械护士点了下头,接过穿刺鞘,经由患者左锁骨下静脉,传送螺旋电极固定于右室间隔部。手术间格外安静。从固定电极到调整参数,每一个步骤在云糯做来,都几乎熟练到极致。这让几步开外随时待命的秦原,心里暗惊的同时,亦想到临走前,董事长对他半开玩笑的那句。不要把这趟附属之行当做一次跟台,因为可能出现的结果是,你发现自己根本毫无用武之地。云董不是感性之人,能让他说出这样的话,绝非出于一个父亲对自己女儿的私心和无条件盲从。事实证明,云糯的确是他接触过的所有心内术者中,操作最稳,状态最佳的新手。甚至,完全看不出她是第一次独立主刀。思绪间,参数调整完毕,测得阻抗770欧姆,阈值0.5v,r波高度16.5mv,植入起搏器后,手术顺利进行。截止起搏器正常工作,前后仅耗时一小时。接下来的缝合,云糯没有助手,全程由她亲自来操作。伤口不长,但她缝合的却很细致,仿佛在精心对待一件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