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智看着他进门禀报,站在外头,心里越发紧张。可是过了好一会,那人才又出来,嘴里说:小和尚,不巧了,我家主人这会不在家,出去了,你走吧。”说话时,他的神情古怪,打量着了智的眼神里,透出许多疑惑不解之意。
了智心里一突,直接问道:可是你们老爷不愿见我?”原本只有几分的怀疑,上升到了七八分。
那人脸色一变,喝到:什么愿不愿的,说了我家老爷不在家就是不在家,赶紧走吧。”说罢,便把门砰的一声关上了。
他们越是这样,了智心里越是好奇,他被拒之门外后,也没有气馁。他借住在附近的农家,观察着朱老爷家的动静,终于在第二天的傍晚时分,看见一辆马车从院里出来。随后,一个身影上了马车。虽然只是一眼,甚至没看见正脸,但了智觉得,此人应该就是他那位悟明师叔才是。冲动之下,他喊了一声悟明师叔”,那人身子僵住片刻,还是上了马车。
次日,了智又去到朱家,想要见一见朱老爷,问一问他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这次,看门的让他进去了,看清楚堂上坐着的朱老爷后,了智愣住了,上面坐着的并不是悟明师叔。
了智难掩失望之情,离开了朱家。而后,他便在回山的路上,看见了两个蒙着面的流匪正在劫持一对老夫妇。了智上前救人时,与那流匪缠斗起来,一时不察,竟被流匪一刀砍断了腿。当那流匪还想举刀再砍时,不知为何突然犹豫,后来不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那两个流匪就钻进附近的林子里逃走了。
老夫妇把了智送回了慈济寺后,趁着夜深悄悄溜走了,不知是怕要他们出钱看病,还是另有隐情。因着重要证人不见踪影,官府里的人只来了一次,匆匆问了几句话便走了,从此再没来过。
初经此难时,了智痛苦万分,甚至开始怀疑心中普济世人的信念是否正确。等他冷静后,他才发现此事的不寻常之处。
他本想过把此事告诉住持和寺里的其他僧侣,可到底口说无凭,而且万一惹恼了他,又对寺里的人下手怎么办?
这几年来,因为有众多疑问憋在心底无法述说,他的性格也越来越偏激,越来越不愿意见人了。
第204章 一念之差
这里就是那朱老爷的住处吧?”
江淼看着眼前的大院子, 比对了一下了智的形容,觉得应该不会错。
裴澈道:就是这了,我的人打听过,这位朱老爷自这个月初二起, 就没出过门了。等会我的人会把他带出来, 届时再仔细询问。”
两人坐在马车上, 过了一会,外面传来动静,似乎有人嘴巴被堵上了,只能发出吚吚呜呜”的声音。
爷, 人带来了。”
很好,你们去四周警戒, 别让人过来。”裴澈吩咐道, 待人都走了, 便和江淼一起下了车。
车下蜷缩着一个人, 手和脚都捆着, 嘴也紧紧堵着,一双眼睛里满是惶恐与茫然, 他本在佛堂里念经念得好好的, 不知怎么的突然几个人破门而入,二话不说就将他捆了带过来。一时间, 他心里涌现了许多念头,只觉得小命休矣。
然而下车的两人出现在他眼前时,他却发现自己根本就不认识他们。他的内心抱着一丝渺茫的希望,希望他们只是图财。所以, 当塞在他嘴里的东西被取下来的瞬间, 他立刻张嘴求饶。
两位好汉, 饶命啊!不知两位是什么来头,若是朱某以前不小心得罪了两位,我愿意奉上金银珠宝向你们赔罪,还望二位放过我的性命!”
朱通海,你仔细看看,我是谁?”裴澈冷着脸,厉声说道,此时的他看起来就像传说中的玉面罗刹般让人不觉胆寒。
朱通海小心翼翼地抬起头,仔细打量起裴澈,光线很是昏暗,他眯缝着眼睛仔细瞧,忽然,他心里一突,只觉得眼前之人有些眼熟,只是一时之间想不起,到底在哪儿见过这张脸。
好汉,小人有眼不识泰山,真不记得是在何处得罪过您了。千错万错都是小人的错,您大人有大量,千万别和我计较啊!”
裴澈冷哼一声,道:或者我称你一句悟明大师,你就能记得我是谁了?”
朱通海在听到悟明两个字时,浑身就像过了电似的,竟浑身战栗起来。知道这个法号的还能有谁?
是……是他们,你是他们派来的对不对?我没说,我这么多年什么都没说,你们为什么还不肯放过我!”这些年来压在心底的情绪猛然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