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唇亡齿寒,齐、秦两国是友邦邻国,战火烧到了边境线,到时得胜方势必会以秦国为跳板,入侵齐国也许就成为他们的下一步棋。youshulou.com
齐泯王是个明白人,时势造就英雄,特殊的时期必定有特定的豪杰诞生,他就是那个力挽狂澜的人物。
齐国与秦国素来交好,恰巧又与燕国有血缘之亲,燕国的皇后,也就是燕丹的母亲乃是齐泯王的一母胞妹。
几番考量,一个空前绝后、左右逢源的崭新“和事老”即将诞生。
在齐泯王的授意下,齐国说客李子反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游走于燕秦两国之间,说服他们停战休和,缔结合约,永不交战。燕国占领的北秦大部分城池全部归还,条件是北秦赠送无数的金银珠宝、黄金白银和美人碧玉当作赔礼。但连年征战,北秦国库已基本掏空,内贫外困,哪里还有半分银子送人。
于是,燕王便提议要一位秦国的王子到燕国为质。但是皇子乃国之命脉,掌握一位天之骄子无疑会制约另一国的实时动态,这也是齐泯王所不乐见的。
经过三国反复商讨最终决定,北秦送一位皇子为质,不过皇子将居住在齐国的国境内,作为代价秦国要把邑鄄和营丘两座城池免费租赁给燕国,为期二十年。
邑鄄和营丘都是口岸城市,每年的营运船只来往无数,利益相当可观。
听到了众人的议论,清竹的思绪如漫天翻飞的蝴蝶,带她回到了日思夜想的母亲怀抱,那里被英法联军火烧洗劫,那里曾经向列强割地赔款,那里经过了八年抗战、四年内战,才逐渐走向了现在的“后唐盛世”。原来弱肉强食不论在哪个时空都是硬道理。北秦何罪之有,要割地赔款当做赔礼,不过就是国力不如别人。思及如此,她立时愤愤不平,如果有一天,她能到秦国游玩,见到秦国国君,一定会为他出谋划策,帮他把国家治理的更加兴旺发达。
当一切尘埃落定,秦王国君秦端王却依然心乱如麻,久久不能平静。老秦王已经年过半百,妻妾更是成群结队,唯有家中男丁并不兴旺,身边共有皇子五位,其中一个尚在襁褓,另一个还不及弱冠。成年的小王爷只有三位,分别是大皇子颐元,四皇子颐人和七皇子颐凯。到底要把哪一个皇族子嗣当做质子送到他国,可怜年迈的老父也迟迟不能决定。
第十六章 秦颐人
诚然,他不否认,肉有五花三层,亲有厚薄之分,但手心手背都是肉,到他国为质无疑是要将自己的血脉至亲推入虎口,难有回旋之地。他该如何抉择?
入夜,朝阳宫内灯火闪耀,北方入秋的天气本就很冷,半夜更是凉风阵阵,寒冰似的地面上跪着汗流浃背的三位皇子,他们头不敢抬,只等着父皇的一道命令。今天是宣布那个决定的重要日子,谁是最终被选中的人选,目前为止任何人都不得而知。
老秦王年轻时魄力十足,数次宫中事变,他杀伐决断毫不留情,是个人人震惧的厉害角色,近年却老态渐露,常常病倒。这个秋天特别惧冷,朝阳宫中门窗不曾开过片刻,此刻他半挨在床上,腰下还盖着厚厚的绸面绒被,瘦削的双肩披着明黄龙袍,脸色也没能热出一丝血色,干干的蜡黄,脱像得不见人形。
但即使如此,一双昏黄的瞳子还是放出别样的精明,久久地瞅了他们半晌,轻叹道,“老大、老四、老七,你们都来了,快别跪着了,地上冷的紧,回头让你们的母亲知道了,又要怪我越老越刻薄了。”
“儿臣惶恐,让父亲担忧了!”
老大和老七本还想跪着,但想到母亲,便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老四迟疑了一下,跟着也起了身。
“知道今天我传你们来的缘由吗?”
片刻死一样的寂静后是整齐划一的回答,“孩儿愚钝,不知所谓何事。”
老秦王紧闭双眼,声音有些沙哑,沉寂了一阵后,掀开半张眼皮,不经意地问道,“颐元,你母后的病可有好转了?”
大皇子是皇后的骨血,近几年已经开始协理朝政,立长立嫡,一直以来他都是太子之位的不二人选。可慧眼如鹰的老父亲总觉得他身上少了点什么。
“有父皇的圣眷怜惜、天恩庇护,母后的身子已经大好了。”
“你这孩子,下回不要说这些有的没的虚话,她的身子好了又干我何事,我又不是太医院的大夫。”
“是,孩儿笨嘴拙腮,惹父皇生气了,还请您不要责罚!”
“笨嘴拙腮”?应该是“巧言令色”吧!
“既然皇后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