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了吗?
林倾宸顾左右而言他,“你既然有如此想法,为何不光明正大的上门提亲,难道我爹爹和母亲会把你赶出来不成?或者是因为我们林家的门第太低,又或者是因为我过继的身份没有这个资格?”
“你难道不觉得老天故意让我们先苦后甜吗?我先认识你,结果你却接受了别人的定亲信物,你给了我一个不是承诺的承诺,转身却又成为别人的未婚妻。当你再次成为自由之身时,却又上了和亲新娘的名单,如果我强行去求亲,你认为朝廷的人会放过你吗?所以我才出此下策,等到远离京城,等到一切都让他们无可挽回的时候才派人潜到你的身边,将他们弄的措手不及,自然就会将你放弃。”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宗泽翰没有完全说出真相,是因为不想让林倾宸面临选择的为难。有些事,日后一旦成了定局,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将来发生的事情现在不能说,但现在所做的每件事,都要考虑将来会发生的变数,有些事不是那么简单一句话就可以解决的。就像是宗泽翰想要林倾宸做他的妻子,就绝对不能用和亲的方式,如果将来事成,无论从正途还是从民间,都会有人大做文章,再扣上一个卖国求荣,里通外邦的罪名,林家上百年的基业就会毁于一旦,无辜的族人也会受到波及,而以林倾宸的脾性,即便不会以死谢罪先祖和亲人,也会郁郁而终,这不是他想要的。他不是圣人,但也绝对不想做一个残忍的侩子手,不想因为他和她的牵缠不清,而让一个坚强倔强的女子背负一生的罪恶感。更何况做这些事,本就没有违反他的做事原则。
“可是我现在留下来了,你……”林倾宸想说的是,自己现在光明正大的留下来了,为何不去他们家提亲,反而演了这么一场金蝉脱壳的戏。
“你现在还不能回去!”这才是宗泽翰一直想要表达的意思。
第三章 贝壳
宗泽翰给她的理由就是,如果现在回去,一个和亲未遂的女子肯定逃不脱世俗的流言蜚语,婚事方面也必然受阻。若是拿出文家这桩婚事来堵住悠悠众口,不仅不会让她摆脱谣言,反而会让有心人揪出这件事背后的真相,何况还有一个官居二品的大伯父,更会受到同僚的嗤笑和皇帝的猜忌。
林倾宸想一想,确实也是这个道理,还真不如等过些时日,和亲事件告一段落之后,自己再低调的回去,与父母弟妹见面。
其实,身为现代人的林倾宸,还是把这件事造成的后果看的过于严重了。毕竟她是因为“生病”才免除和亲的命运,那些京城贵胄和世家夫人们哪里会注意一个容貌平凡的三等和亲女子,至于她的婚事,那就更不用担心了,这个年代,只要家族荣耀,嫁妆丰厚,女子即便是容貌平常,也是有人抢着要的。只是听到宗泽翰说的恳切,她自然也不会想到这一切其实只是宗泽翰拖住她的借口。
而宗泽翰真正担心的是,自己要想娶到林倾宸,恐怕就要牵扯出自己的家世背景了。世人只道这“文氏天下”是天邺王朝的文家,其实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这么多年下来,文氏天下的产业遍及全国各地,就连他们自己都觉得自己已经是天邺王朝的人了,所以朝廷几次派人暗中探查,都因为文家背后牵扯的人脉关系太广,而无从得知内情。只知道文家经营天邺王朝大半的民间书院、酒楼、书局、钱庄、镖局等等,却不知道文家暗里早就将三百六十行渗透掌握了,每一行,都有行首统一领导。形成一张盘根错节的关系网,最后由他和三弟宗泽祥分别掌控,然后再通过秘密渠道报给康帝知晓。
即便这样,宗泽翰却不想冒这个险,他可以隐瞒自己的身份,却不能在起事之初,带给林家灭门之灾,所以他阻拦了林倾宸的归家,也将这条归家之路彻底封死,只不过林倾宸并不知道罢了。她还写了一封信。让宗泽翰找人替她捎到京城,给林仲仁夫妇报个平安,殊不知宗泽翰在出门以后就将这份报平安的信化为纸屑。迎风凌乱了。互不相见,是眼下最为明智的做法,他有自己的做事原则。
之前被宗泽翰派到林倾宸身边的路儿,也跟着一起来了,从此以后。正式成为林倾宸的贴身丫环。关于这一点,宗泽翰有些抱歉,因为长年到处奔波,跟随他的除了风雨雷电四大护卫之外,就只有两个随侍了,一个叫长生。一个叫长健。长健因为一次意外受了伤,到现在还在休养,而他又不喜欢身边人太多。就没有再收小厮的打算。至于林倾宸身边,宁缺毋滥,以后有了合意的人选再添置吧。
这点正和了林倾宸的心意,反正她向来喜欢清静,只要有人陪着她说说话。做事的时候打打下手,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