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进屋里休息吧。”
夜深人静,人语声是清晰。赵氏方才又那般掷地有声,显是让老太太听了去了。未料到婆婆如此不给自己面子,赵氏脸色白一阵红一阵,只拳头袖子里攥成拳头,狠狠掐了掐手掌心肉。
黄氏和袁氏却都是松了一口气,急忙将孩子们一一扶起来都送过去。另袁氏着了姨娘秋寻跟着过去,照顾孩子们。
苏芷晴跪两眼发花,借了这机会才终于颤颤巍巍站起来,将弟弟抱起来,吃力得往老太太屋里走。
如此一番,她也才看出来,苏家下一代人丁倒是兴旺模样。
除了大房一子一女,二房一子二女,三房是有三子一女,看上去人数倒是不少。
苏芷晴一群孩子里大,是以她抱着弟弟,当先走前面,跟着那丫鬟入了祖母小院。
按着一般情况,她此时该是对家中老太太房里、二房、三房里伺候人略有所了解时候。只不过长房久居京城,此番又是这么个情况特殊,苏芷晴仍是一头雾水,连祖母房中大丫鬟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
苏家老太太出身亦不高,是以对身边侍候人没什么挑剔。早些年那批伺候她大丫鬟都到了岁数,她便统统放出去成亲,如今身边都换了一批,苏芷晴看过去,竟是一个也不识了。
反倒是二房如絮走只比苏芷晴落后小半步,眉头微蹙,轻声道,“有劳青鸾姐姐了,如今已是深夜,祖母竟还未就寝,是我们这些小辈不是了。”
那带他们过来丫鬟听闻脚下一顿,回头道,“二小姐能有此心,已是不易了。”说着,斜睨了苏芷晴一眼。
苏如絮今年比苏芷晴小一岁,身量却比她矮了一个头,行走起来,步履翩翩,如弱柳扶风,身形瘦削,乍一看,倒好一个林妹妹般人物。苏芷晴嘴角微微抽搐,只觉得这小姑娘做派倒是与其母像了十分,一般假惺惺。
苏家老太太若不是被方才赵氏几声慷慨激昂吟诗,怕是已经睡熟了。不过自然,若无方才那一声,只怕他们几个还灵堂里跪着呢。此时倒是该歇歇赵氏了。
苏老太太房里铺了地龙,有专门烧火丫鬟整夜守着,地龙烧旺极,一阵阵暖意瞬间浸透了这些孩子们全身。
苏芷晴忍不住舒服眯了眯眼睛。
只见房里只点着一盏油灯,苏老太太靠炕上,身上一件蜀锦万寿纹厚夹衣,头上只一根拇指大夜明珠镶钗子,素到极致,却也有掩不住华贵。
苏芷晴领着一众弟妹,给祖母见了礼,老太太看着这么多孩子,疲惫脸上才露出一丝轻松神色来,“外面天寒地冻,你们那可怜爷爷也定是不愿你们冻着,青鸾外面腾了床垫,今日闹腾一日,你们也该乏了。现过来一人饮一碗姜汤,便去睡吧。”
“祖母也该保重身体才是,今日本就累极,又为了我们强撑着身子,若是爷爷泉下有知,怕是……”提起死去苏老太爷,苏如絮立刻一脸潸然泪下表情,眼眶里竟是泪水莹莹,以绣帕掩面,又小声啜泣起来。
她这一哭,提又是苏家老太爷,其余孩子又岂能不哭。苏芷晴先反应过来,满心腹诽得捂住了脸,跟着嘤嘤起来。很房间里又哭成一片,苏老太太有所伤感,也跟着叹息起来,“我知道,你们都是孝顺孩子。只你们那薄命祖父已去了,你们莫要跟着哭坏了身子。”一边说,老太太一边也跟着抹起了泪。
苏如絮听此,脚下轻盈,扑苏老太太炕边儿,颤声道,“祖母……一定要爱惜身体,不可悲伤过度啊。”
“我这一把老骨头,不知何时便也去了,有何可爱惜。只要你们都好好,我便好了。”
几句话说苏芷晴牙龈发酸,嘴角抽搐,若不是苏如絮方才提起这茬,老太太怕是现已经睡下了。地龙烧如此旺,姜汤常备,炕前柜子上还隔着两三种药瓶。看那些精巧瓷瓶,苏芷晴还见着几样父亲拖人自宫中捎出来。日子过这般滋润,老太太定是要长命百岁。
苏芷晴出生时,苏之合已京城中站稳了脚,仗着岳丈靠山,有了个小宅子,极少回锦州。苏老太太不喜京城,执意要留老家锦州,其后苏家三老爷外出经商,她便常年与二老爷一家一起住,是以亲近些也是平常。
苏芷晴对祖父母也几乎没什么印象,原本就不多哀伤心态也早已随着几个人华丽丽演技消磨得剩不了多少。此时,她只愿苏如絮早些演完,让她睡觉去。
眼见着苏如絮和苏老太太哭成一团,苏芷晴长叹一口气,慢慢向前一步,扶住“摇摇欲坠”苏如絮,“祖母万万不可这般伤心,否则祖父九泉之下,怕是也不得安宁。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