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此刻刚在宫中用过一顿颇为丰盛的小宴。准备告辞了。
在这几天里,沐劭勤带着她和全家人,走过京郊大大小小的村庄。收集了一份也许并不全面,却是最真实的纪录让女儿送上了京城。至于要如何决断,就由高显来作决定了。
“皇上,您日理万机也要好好爱惜身子,可不要太过劳累了,要是还有什么想吃的新鲜菜,只管打发人去说一声,只要能种,我们家就种给您吃。”
高显听过不少讨好的话。可这样质朴的还是第一回。含笑亲自把表妹送出御书房,“光有新鲜菜,没有好厨子也是白搭,下回表妹来了,可得让你亲自下厨才行。”
“没问题。”念福拍胸脯下了保证,要回乡下去了。
高显派了几个人侍卫跟着。叮嘱他们务必把郡主平安送到,这才回了御书房。再看看沐劭勤整理,念福手写的那份材料,把掌管户部和司农监的一应大小统统官员叫来了。
“朕且问问你们,眼下这个时节。百姓应该种什么?”
一众官员有些傻眼,皇上这是怎么了?那肯定是原先种什么现在就种什么呗,难道还有什么花头不成?
高显望着他们,失望的摇了摇头。而此时,却有一个站在队伍最后面的青袍小官站了出来。
“微臣以为,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各处的水土情况不同,今年的时节又与往年不同,若是想要丰产,非得顺应天时不可。”
高显放眼望去,此人官职虽小,但一把花白的胡子却是老长,差不多快六十了,就要到致仕退休的年纪了。如此的不得志,也不知有什么本事,敢出来答话。
“你且上来,先说说如何才能做到顺应天时。”
“是。”
接下来的对话,就象是个农业知识普及。
一众官员就听这小官侃侃而谈,一路从水稻麦子讲到高粱玉米,又从时令小菜讲到套种技巧。甚至连堆肥这种有些倒胃口的话题,也让高显听得津津有味。
最后,高显把话题一收,问,“你叫什么名字?现在做什么?”
这是要升官了吧?旁人都这么想着,只那人却依旧稳稳的道,“小人名叫田常顺,加上前朝,已经历经五朝皇帝,在司农监干了快有四十年了。不过一直都是八品小吏,这还是头一回得见天颜。所以有一句话,微臣今日要是不说出来,只怕到死都合不上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