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角落里看了这一出戏的秦英猜赵婆子肯定在骂人,赵婆子这会真是两面不是人,既得罪了在同一个屋檐下住的儿子们,也不见得真的笼络到赵大郎两口子。kuxingyy.com这赵婆子也是个糊涂的,连这几个儿子中谁是真正孝顺的也看不出来。
赵三郎对于眼前发生的一切更是无动于衷,像是个局外人似的,他现在对于自己的爹娘没有什么期待,只想自己做到一个儿子该做到的就是了。
半响赵婆子缓过神来,拿眼睛看着赵二郎和孙氏,谁知两人根本不接她的茬儿,装作没看懂她的意思坐在板凳上不挪身,赵婆子看了半天也不见两人有动静,瞪了两人一眼,才开口问道:“二郎你给你爹准备了啥?”
赵二郎脸色不是特别好看的站起来,心里还想着赵婆子刚才说的话,孙氏也跟着站在赵老头跟前,两人一起说道:“祝爹长命百岁!”
说完赵二郎上前将寿礼交给赵婆子,赵婆子看了一眼手里的两双鞋垫就将东西随手放在桌上,撇撇嘴,显然是对这东西不满意,赵老头看了一眼也没有刚才接过赵大郎寿礼的欢喜劲。
孙氏是个不吃亏的,看见赵老头和赵婆子的反映,嘴里不阴不阳的说道:“我和娃他爹是个没本事的,不像大哥大嫂在镇上做买卖,手里头银钱多的是,想买什么买不到,可怜我家二郎一年到头为了这个家劳心劳力,挣了银钱从不私藏着,弄得现在连给爹买寿礼的银钱都拿不出来,只好狠了心将自家的衣裳撕了熬了几夜给做了鞋垫,我们这样挖心掏肺谁知人家还嫌弃。哎哟我的娘诶,”
说着就干嚎起来,“我可怜的小林和小树嘞,你们长这么大连新衣裳都没穿过,都是我和你爹实心眼想着要孝敬老人,却害得你们跟我们吃苦,你看看人家的娃都穿着棉布衣裳,这是要逼死我们娘三儿呢……”
赵老头听不下去,拍着桌子说道:“好了,哭什么哭,我还没死呢。”说完看了一眼赵大郎家的几个娃,个个都穿着八成新的棉布衣裳,看上去比给他的只好不差,心里就没了刚接过衣裳时的高兴,脸色也更难看了。
赵婆子看了也不高兴,神色不明的看了看赵大郎两口子,钱氏被赵婆子看的背脊发麻,早没了刚才的得意劲,对孙氏说道:“看弟妹说的什么话,就算砸锅卖铁咱们也应该孝顺爹娘不是。”
“大嫂说得轻松,咋不见你和大哥在爹娘跟前尽孝?”
钱氏看了一眼赵婆子,干笑着说道:“我和你大哥不是要守着杂货铺嘛,这一家老小都指着这过日子。”
说得好听,还不是不想在家伺候公婆,真以为她孙小桃(孙氏的闺名)是个傻的,“我可没看见大哥大嫂拿回多少银钱给娘。”还养活一家老小,不在家拿东西就谢天谢地了,呸,这话也好意思说。
钱氏顿时脸上讪讪的,硬巴巴的解释道:“这不是要在镇上租房子,还有这一大家子在镇上生活什么都要靠买,杂货铺一个月也挣不到多少银子,付了房租和生活开支一个月也不剩什么了。”
赵婆子也在盘剥孙氏的话,看看赵大郎一家人的穿衣打扮,更是不相信钱氏的话,甚至心里还恼怒起来,这钱氏以前分明是在糊弄自己,当真以为她老了不管用了,黑着脸对钱氏说道:“既然这样你和孩子们都回来,也好节约些银钱。”
赵婆子这话一出将赵大郎一家都镇住了,钱氏的几个儿女都看着钱氏,心里暗暗着急,他们这几年在镇上享受惯了可不想回来这乡下地方,住的地方又破又挤不说,每天还有干不完的活。
钱氏急忙说道:“娘……”
没想到刚开口就被赵婆子不耐烦的打断了,“好了别说了,你是大嫂,在镇上也享了这么几年的清福,也该回来了,要不你两个弟妹也该抱怨我和你爹偏心了。”
赵大郎见事情发展成这样,狠狠瞪了一眼钱氏,心里恼火,蠢婆娘,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开口道:“娘,钱氏不去谁照顾儿子。”
赵老头也铁了心要让钱氏留下,“要是你不能照顾自己那你也回来,这些年我们没有靠你也过了,把杂货铺关了我们也饿不死。”
赵老头老两口态度如此坚决赵大郎也不敢开口了,生怕赵老头真让他将杂货铺关了。
最后赵老头一锤定音,“好了,就这么定了。”
钱氏和她的儿女们只得不甘不愿的接受了这一事实,只是脸色不好看罢了。而赵大郎也全无了一开始的神气,脸色阴沉的坐在一边不说话。
经过这一闹赵老头和赵婆子全没了看寿礼的心情,草草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