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了什么好事吗?” 姚黄含笑接过烧鸡,与姚大一同走进院子。
“我和阿横他们找到了一份好工作,每天一贯铜钱的报酬。” 姚大走进院子后就与姚黄分开,径直走到井边打水洗手洗脸,“干十天的活能得十贯铜钱。到时候给你买一支金簪戴。我妹妹长得这么好看,就是要穿金戴银才配得上你。”
“不用了!”姚黄在厨房里把烧鸡剁成小块,装盘端出来。“这么多银子应该攒起来,等以后给你娶媳妇。”
古人普遍早婚,姚大十六七岁的年纪在现代不过刚上高中,在古代却是已经能够成婚生子的年龄。早就有其他妇人在姚黄这里旁敲侧击暗示该给姚大找媳妇了,但被姚黄装傻糊弄过去了,在姚黄想来,自己哥哥还是小了点儿,太早成亲读身体不好,至少也要等到他满二十了再给他找老婆。姚黄不担心姚大年龄大了找老婆困难,只要手头上有钱,那些三姑六婆们还不争着上门说亲?否则又怎么会有那么多女人向她打听她哥的情况,还不是因为这两年自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了。若还是她刚穿越时过得那种穿不暖吃不饱的日子,哪有女人愿意嫁到他们家?
姚大闻言不好意思了,脸红红地走进屋,懦懦地在饭桌边坐下。
姚黄舀了一碗米饭递给姚大,又给自己舀了半碗,问道:“做的是什么工?怎么报酬如此高?有没有危险?”
“放心,没有危险。只不过这事难免沾染上晦气,所以报酬才这么高。” 姚大安慰妹妹,“雇佣我们的主家想将祖宗的坟墓迁到别的地方去,让我们帮忙挖坟。”
“挖坟需要这么多人?”
“那主家的先人也是侯爵贵胄,陵墓庞大,所以才需要我们这么多人。” 姚大解释道,“阿妹,你不要太操心了,小小年纪操那么多心会老得快!”
姚大呵呵笑道:“而且以我现在的身手,即使有危险也不怕。”
姚大修炼的是《九阳神功》,虽然没有大成,但小成却是有的。因为姚黄的叮嘱,姚大没有在村人面前显露自己会武功,村人只以为姚大力气大,箭法高罢了。
“我始终觉得这件事情不靠谱,要不,你还是不要去了吧!” 姚黄皱着眉头,心里有种古怪的感觉。
“订金都收了,怎么能反悔?” 姚大拍了拍妹妹的肩膀,“大哥答应你,一收工就回家,绝对不在路上耽搁,不让你担心,好不好?”
姚大铁了心去挣钱,姚黄没有办法,只能不住地叮嘱他注意安全,有事情不要强出头,虽然他有武功,难免这个世界不会有武功比他更高的,而且古贵族的墓室,说不定有机关,一切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第三百七十七章 惊秦八百年(二)
天刚亮,姚大就带着姚黄给他准备的干粮水囊和村子里面的年轻人出了门。不止年轻人,大壮叔这样的壮年也接了这份工。一天、两天……,姚大每天回家都会给妹妹讲述工作的进展,越听,姚黄的眉头皱得越紧。以姚大他们所挖掘的情况估计,这种庞大的规模根本不可能是侯爵大臣的陵墓,更像是帝王陵墓!盗墓!一个词从姚黄的脑海中跳出来。可是这附近埋着哪位皇帝的陵墓呢?
忽然,姚黄想到了她所住的小山村的位置,梨山山脚。如今想想,只怕不是“梨山”,而是“骊山”。陕西境内,骊山北麓,那不是秦始皇的陵墓所在吗?第五天,姚大回来说他们挖到了陶俑做的人像,证实了姚黄的猜测。原来真有人偷盗秦始皇的陵墓啊?可是他怎么知道秦始皇陵墓的具体位置呢?要知道始皇陵的所在可是千古之谜,直到二十世纪才找到了正确的陵墓所在。
姚黄有种冲动,很想跟去一看,可惜没有等他付之行动,所有前去挖陵的村人都失了踪。村子里面的女人们全部哭成了一团,没有了轻壮年劳力,她们这些女人要怎么办?
“是不是被官兵捉去做苦工了?”村长猜测道。如今隋炀帝当政,他连年大兴土木,对外不断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芜,民不聊生。仁寿四年十一月,隋炀帝为了开掘长堑拱卫洛阳,调发今山西、河南几十万农民;次年营建东都洛阳,每月役使丁男多达两百万人;自大业元年至六年,开发各段运河,先后调发河南、淮北、淮南、河北、江南诸郡的农民和士兵三百多万人;大业三年和四年在榆林以东修长城。两次调发丁男一百二十万,役死者过半。总计十余年间被征发扰动的农民不下一千万人次,平均每户就役者一人以上,造成“天下死于役”的惨象。很多百姓为了逃避徭役不得不逃离家乡,隋炀帝因此下令官兵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