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照许腊梅的意思,那应该就是盐碱地了,改良盐碱地有些费事,家里头哪有多余的酸物来灌溉土地,费了几年,就算是引水灌溉也是麻烦的。mankanshu.com
如今是冬日,土地闲置,正是改良的好机会,贺澜思定,点了点头,与许腊梅又闲说了几句,才出了屋。
许霖整个上午都在灶房里头做木具,只有下午才拿木具出去卖,许霖不在屋里头,她一个人在这小屋也自在,打了个哈欠,微微睁眼,就见地上一庞大的东西挡住了去路,在小屋里,显得极为扎眼。
细细一看,竟是满满一大盆子要洗的衣物,贺澜眉头皱起,复而出了屋,从水井打了水,开始洗衣。
满当当的衣物费了两个时辰,才全部洗完,饿了就喝水,渴了还喝水,总得来说,肚子里装得全是水。
“咋洗得这么慢?”小杨氏推门而入,见贺澜才忙活完,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不过今儿个小杨氏的心情不错,她又道:“过来灶房帮忙。”
一般情况,小杨氏是决计不会让她进灶房碰那些个菜饭,她一听小杨氏的话,眼前一亮,擦了擦湿漉漉的手,就屁颠屁颠的跟着小杨氏去了。
虽然只是帮着打个下手,但也能趁着小杨氏不注意,偷藏些吃食,小杨氏揭开米缸,露出一分忧色。
贺澜探着头瞧了一眼,见米缸里的米所剩不多了,就知道小杨氏在愁什么。
“这下可怎么办……”小杨氏嘀嘀咕咕说了一句。
“大嫂,这些米还能撑些时日,等完了和娘要些钱去米铺再买些回来。”
“真是不知柴米油盐贵,买一小袋米就得用三十文钱,菜也没了,还不得买菜,娘哪能一下子掏出这么多钱。”小杨氏气恼的说着。
杨氏掌管一切钱财,贺澜也不清楚杨氏手里头究竟有多多少钱,听小杨氏的意思,看来真的是十分紧迫了,贺澜顿了顿:“那怎么办?总不能一连几日都不吃饭罢,这不是快入十二月了,那会码头就该发工钱了,能买什么就先买点什么。”
“那几年村长还发些津贴啥的,日子凑活凑活能过的下去,这会连津贴也不发了,哎……”小杨氏叹息一声,突然扭过脸,看向贺澜:“对了,你大姐不是嫁了个卖糊灯笼的吗,听说日子过的不错,不如你回去瞧瞧,看看你娘家那边能不能帮上忙,好歹也是一家人。”
难怪突然将她叫到灶房了,原来是将主意打到她娘家的身上了,贺澜家中有二个姐姐,两个哥哥,一个妹妹。
小杨氏口里头的人正是大姐贺秋,的确是嫁给了卖灯笼的铁大雄,日子过的怎么样,她也不清楚,就算好,她也没那个脸面回娘家拿钱,娘家也没分家,那么一大家子,哪有闲钱扶持贺澜,何况还养着二姐贺芳,贺芳嫁到朱瓦村不到一年,就合离回了娘家,到现在也没再嫁出去。
贺澜轻咳一声:“大嫂,这恐怕不妥……钱财都由我大姐的婆婆掌着呢,我大姐身上连半个铜子儿都没有。”
小杨氏轻哼一声,一副不信的表情:“我看你是不愿罢!”
006:回娘家
小杨氏将装米的大缸盖好,继续道:“老二媳妇,平日里你可没少往娘家送东西,这会儿倒是将娘家撇的一干二净,哪有这等好事!这事我且不与娘说,若是我与娘说了,岂还有你不愿的余地。”
小杨氏其实也不敢和杨氏张口,这灶房里的事全由她一人打理,平日里的饭菜根本就填不饱肚子,她便常常偷着给自己开开小灶,可没想到,时长了,米粮费的太多,若是能让老二媳妇从娘家那边要些钱,填了这漏洞,方好。
打定了主意,小杨氏故作镇定的看向贺澜,等着贺澜回话。
贺澜默了几秒,回娘家的时候,正好能去那块荒地瞧瞧,她装作犹豫的点头道:“这……这,大嫂,我试试罢。”
小杨氏应着,“你现在就去,娘那边我来说。”这会儿正是午时,贺澜走了,还能省下米粮。
贺澜摊开手掌:“大嫂,我总不能空手回娘家罢。”
“你是傻了,还是咋了,让你回娘家就是为了能要些钱,你拿东西回娘家,那算得算失!”小杨氏的嗓音不由的提高,怕正屋的杨氏听见,又压低了声音,摆摆手:“好了,快去快去,没准儿还能赶上一顿饭。”
因着许霖这会不在灶房,所以小杨氏与贺澜的对话只有她们二人知道,即是出了什么差错,小杨氏还有另一应对的法子,见贺澜离开了,她嘴角不知觉浮起一丝得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