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所有人想为贾芸送行时,却发现,他早已悄悄上路了。
天还未亮,贾芸的那辆牛车,已经优哉游哉的走在了路上。
未带一个随从,就如曾经一样,贾芸身穿粗布衣衫,嘴里叼着一根稻草,仰面朝天的躺在牛车里。
贾芸在贾府,短短的时间,从一贫如洗到小有成就。初来乍到,他以为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便可改变一切。
可锋芒毕露的贾芸最后尝到了苦果。他提前离开了那片繁华场。
贾芸安排好一切,把自己的产业分与众人,安顿好自己的母亲,便把自己发来了原籍。
也是这个时候,他才真正晓得。为什么王侯将相的子孙,纨绔子弟竟这般多?
因为,纨绔子弟能赖以生存,总比功高震主来的容易。
牛车走的颇慢,贾芸也优哉游哉的看着这一路的风土人情。
这里虽不似京城繁华,可也别有一番风味。街边的小吃三三两两,倒也颇有些热闹。
“客官!吃点什么?”
“来碗面。”贾芸吩咐。
“客官,来金陵是走亲还是访友?”小二问。
“已经到了金陵?”贾芸问。
“可不是!这里可是金陵最热闹的街市了?”
“最热闹?”贾芸心说,原来最热闹竟也就如此?
“店家,请问贾府的原籍还有多远?”贾芸大口吃着面,问道。
店小二的脸上露出诧异的神情,“这位客官说的,可是那个京城里赫赫有名的贾府的原籍?”店小二只怕听错了,又问了一遍。
“正是!”贾芸回答。
“你去那鬼都不去的地方干嘛?”店小二舀了一碗汤给贾芸,“快走!快走!快别去那个地方!”
“可有什么不妥么?”贾芸不解地问。
“哎!”店小二见贾芸不听劝,叹了一口气,“翻过那座山嘛就是了。”
贾芸扔下几个铜板,继续坐上牛车往前走。
店小二看着他远去的身影,才喃喃道:“只可惜,没什么人能翻过那座山啊!”
前面的路,越走就越凄凉。
就在贾芸以为他即将就要露宿山头的时候,终于,望见了山下的一片农场。
贾芸庆幸自己终于找到贾府原籍了,却在偌大的农场里找不到一个人。
他实在是走的累了,便安顿好了牛车。自己走进农场的小木屋,躺在木床上,睡了起来。
约莫睡了两三个钟头,贾芸一伸懒腰,翻了个身,却见一个老头正盯着他瞧。
贾芸一骨碌爬起身,自报家门。
“敢问老伯,这里可是贾府原籍?我是贾芸,是来这里公干的!”贾芸尽量把自己说的体面一点。
谁知道,这老头却是个聋子,他只当贾芸是哪里流窜来的壮汉,一番交代之后表明,想留下也可以,但是得干活!毕竟往年逃亡这里的流窜犯其实也不少,不管是谁,到了这里,一律被当成劳力使唤。
“贾府的那些家奴呢?”贾芸扯着嗓子问。
“贾府?找贾府上京城去!来这干嘛?”老伯答非所问。
贾芸见实在问不通,只好作罢。
眼看着这里啥也没有,他正发愁晚上吃些什么!
老汉似乎看出了他的心事,指着木屋里的弓箭对他说:“晚饭自己解决,后山上野鸡野兔不少,哦对了,你可认得字么?”
轮到贾芸装傻了,他摇了摇头。
“这就好!告诉你,
晚上关紧木门,遇到认字的人要快跑!”说完,老伯丢下他便走了。
贾芸饿的不行,去后山转了一圈,发现此山桑树居多。随便打了只野兔,烤着吃了。
晚上一个人躺在这四面透风的小木屋里,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谁能想到贾府的原籍竟是这么个鬼样子?
第二天一大早,贾芸就被外面吵吵嚷嚷的声音吵的睡不着。
“人呢!快出来!”
门外站了一小队人马,瞧那样子,像是农家人,只是好像又比农家人更加彪悍一些。
“你是新来的?”为首的那人问。
“嗯。”贾芸点头。
“记住了,这里的收成都是邬大管家的!连着山上的猎物都是!好好做,等来年,邬大管家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