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名字。想是年岁已久,颜色已经褪去,只淡淡的粉,能猜出那是用写春联的红纸做的。
一个小伙计蹲在墙角秤药,年近花甲的掌柜站在柜台上,打着算盘,还一边摇头。
“先生。”宝儿跨上台阶,轻声唤道。
那老掌柜抬起头来,将宝儿上下打量一番,不像是有病。
“先生我想抓些退烧消炎的药。”
老掌柜神色复杂的看着来人,不悦道:“我这儿只管看病,不管买药!”
这年头,除了粮食便是药材最为珍贵。这小兄弟一来便是买药,直接省去了看病这茬,诊金倒是免了。若是传了出去,可不人人来抢,这药铺子还能开下去不!
宝儿立即反应过来,“老先生,恕晚辈唐突了,只是哥哥上山伤了腿,行走不便。我家境贫寒,付不起请大夫上门的路费,这才上门讨药。若不这样,您把诊费加上去,我绝不能占这点便宜。”
老掌柜一愣,这衣衫褴褛的小兄弟倒是有几分眼神,转念又想到,他竟懂几分医术。不过听得描述,只怕他那哥哥已经拖了些时日,当下有些心软。冷冷哼了一声,便转身抓药去了。
宝儿长长舒了一口气,寻了门边一个矮凳坐下,静静等候。
“唉!这日子还怎么过哟!咱们还是早日筹了盘缠离开这地儿吧!”
“可不是,那镇国大将军不是骁勇善战吗!怎还中了匈奴的埋伏!”
“谁说不是呢!走吧!走吧!”
两个行色匆匆自药铺门口走过,一字一句传入宝儿耳际,只觉浑身如同掉入冰窟般寒冷。
老掌柜秤好药,瞧见宝儿一脸的悲痛之色,叹了口气道:“亓军虽然中了埋伏,却也誓死抵抗,已将那匈奴境地夷为平地。虽有漏网之鱼,却是不敢到此处来作乱。把心放到肚子里,将药拿回去,好生照顾哥哥。”
宝儿忙站起来,急迫问道:“那镇国大将军如何了?”
老掌柜摇摇头,“听说身受重伤,下落不明。找了好些天,仍是不见踪迹,只怕…”
宝儿一个踉跄,心痛不已。疯一般夺过药,扔下银子,仓皇离开了。
老掌柜收起银子,望着离去的背影,一脸疑惑,喃喃道:“你人真是奇怪,那大将军与他何干。只要没有战乱,百姓过上安稳日子。管他谁下落不明呢!”
说罢,将银子揣进兜儿里,又拨响了算盘,脸上多了几分满意的神色。
☆、第二百五十二章 重聚(大结局)
瑾元八十八年,司徒丞相逼宫谋反,七皇子率兵顽强抵抗。混乱中皇上驾崩,改朝换代已成定局。司徒丞相蓄谋已久,其实力不容小觑,七皇子可谓步步维艰。
就在叛军快要攻陷皇宫之时,左右将军率领三军将士班师回朝,这哪是一支战败的队伍。雄纠纠气昂昂的气势岂是这帮在京城用银子养起来、身穿铠甲才算得上士兵能比较的!可谓不费吹灰之力将叛军剿灭,坐拥七皇子登上皇位。
新皇登基当日便昭告天下:镇国大将亓炎骁勇善战,足智多谋,为保瑾元安定立下汗马功劳。不幸战死沙场,朕深为痛悼,故追封为镇国公,以示褒崇。
头戴乌沙的干瘦男子跪在地上,诚惶诚恐,“下官不知朱副将驾到,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七尺高的健壮男子立于面前,“起吧!倒是要恭喜田大人,你为新皇登基立下了汗马功劳。想必再过两日,调你上京任职的诏书就要到了。”
“下官还要多谢当日朱大人提携,届时定将酬谢。”田大人喜不自胜,再三叩谢,这才爬起来。
朱武瞥了他一眼,“酬谢倒是不必,只有一事相求。”
田大人拱手,“大人请讲。”
“本官肩负寻找将军夫人一责,因要事不得不暂时离开,近些日子,还请田大人多多留意,一有消息立马通知本官。”
将军夫人?莫不是当日与他一同入关的那位夫人,“是!下官定效犬马之劳!”
一番交代完毕,朱武驾马南下,马不停蹄。
换了皇帝,改了朝代,对百姓来说最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只要日子照常能过下去,三餐管饱,柴米油盐不缺。那便是天大的喜事儿。
山子上了药,伤势不再恶化。却没见好转。二人不敢在这里待得太久,怕暴露了行踪。辞别了农家汉子,驾着那辆破车,摇摇晃晃往前走去。
赶了三天三夜的路,趁着夜幕这才稍加歇息。宝儿拾了柴火,架起炉子,烧了些热汤,端上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