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一向严厉很少与徒儿们交心的孙婆婆,此刻大敞心扉,叙述完自己的过去,见众徒弟泪流满面,心有所动。
暗想:是我错看了她们。她们并非怙恶不悛之人,也有善良的一面。
于是说道:
“为师这些年闭门思过,误了你们的光阴,心中很是愧疚。隐身术你们虽然学不得、学不成,但《毒筋经》和《牛毛细雨刀》两门绝技,为师可以倾囊相授。”
见众女徒并无兴味,悠然起身道:
“可别小看了这两门绝技。《毒筋经》练成,巧笑嫣然生媚骨,神仙妖怪自投诚,领悟了心诀,你们无须日日保养肌肤、锻炼腰肢,气质和容貌自然而然地美艳十分,三界登徒子们,都将拜伏到石榴裙下……”
众徒顿时喜形于色,立刻要学。
“《毒筋经》见鬼毒鬼,见神毒神,与《牛毛细雨刀》相辅相成,随心收发,威力无俦只是其一,还能使自已通筋隐穴,百毒不侵。”
徒儿们大气也不敢出,只等孙婆婆传授。
只见孙婆婆扔下竹拐,挥臂作舞。
一股旋风,吹起落叶,满天飞舞。
孙婆婆吟哦道:
“如花解语倾城技,
似玉生香毒不侵;
摘叶飞针临三界,
满天花雨鬼神惊。”
吟罢忽将双臂往前一送。
嗖嗖嗖嗖嗖……
空中万千落叶,蝗虫利矢一般,射在远处围墙上。
密密麻麻,看不到一块砖石。
仿佛那是用树叶垒成的一堵高墙。
徒儿们还来不及惊呼,坚如生铁的围墙顷刻间豆腐掉渣般地塌成一堆堆石屑。
孙婆婆指着围墙后的第二道围墙,向呆若木鸡的徒儿们道:
“女儿村这迷宫围墙,共有九十九重。剩下的九十八重,就交给你们练功了。到围墙全倾之日,村中将会是另一番气象。”
阿红问道:“什么气象?”
孙婆婆神往地道:
“那才象个村庄……不,一座城池。美女如云聚,笙歌宵连宵,喜气盈盈,炊烟袅袅,渔樵耕读牧,工农兵士商,鸡鸣犬吠,遍野牛羊……唉!我,见不到那一天了……”
。。。
在东胜神洲与北俱芦洲接壤的边界上,是一条连绵起伏的山脉。
由于焖仙寒气弥漫的影响,这里的气候反常,暴寒暴热。
别说树木,连杂草也择地而不生。
光光秃秃,全是石头。
人烟绝迹,兔子不来拉屎。
可是这天发生了古怪。
三三两两的游人从四面八方聚来。
聚集在山沟里一个大石坪上。
这些游客们来自五湖四海,身份三教九流。
内中竟不乏仙魔二道的风云人物。
有互相认识的,热情地打照呼,握手、作揖、抱肩、吻额头各种寒喧。
原本肃穆死寂的蛮荒之地,顿时热闹得不可思议。
“哎呀,奇遇!这不是赤脚大仙吗。好久不见啊,幸会幸会。”
“呵呵同幸同幸。福禄寿三位星爷不在仙居坐享清福,来这里干什来啦?”
“还能干什么呀,旅游呗。活这么一大把年纪,名山大川都游览厌了,只有这北俱芦洲,慕名已久,不曾来过。趁长假赋闲在家,组了个三人团,到这里一了心愿。你呢,不嫌石子硌脚,不知有何贵干呀?”
“和你们一样,旅游呗。”
另一边也有两人拉话:
“啊呀普贤菩萨、文殊菩萨!连你俩都出动了!不知是佛陀菩萨加入的华严三圣团还是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入伙的四人团?”
“三圣母误会了,今天没组什么团,我二人心血来潮偶游至此!”
“你哄谁呢!那位与太上老君亲切握手的不正是地藏王菩萨吗?”
“巧合。巧合而已。对了,听说你儿子杨戬下落不明是真的吗?怎么还有心情旅游啊?”
“我不是旅游!打听到犬子和他的爱犬出差在北俱芦洲,特来看望。”
……
另另一边也有人他乡遇故知。
“郑镖头!久违了!”
“周猎户!不是听说你……中邪在建邺疗养吗?”
“那是我双胞胎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