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低,成本也很高,最后的成品最初可以说价比黄金,是生死关头起死回生的药物。
而弗莱明和完善提纯工艺的科学家们,共同获得了194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杨嘉之所以感到激动,正是因为青霉素最初的发现是他可以复制的。青霉菌并不罕见,哪怕是放久了的橘子上都有可能蒙上一层薄薄的青霉菌。
而金色葡萄球菌虽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在生活中也称不上是罕见。
有些时候,一条做好的红烧鱼在冰箱里面放久了忘记了,再发现它的时候,上面都会蒙上一层薄薄的金黄色的斑点,这就是金色葡萄球菌。
当任何食物上出现金色葡萄球菌时,是绝对不能够食用的,哪怕洗净也不行。不然,它会生成肠毒素,从而造成食物中毒,这种食物中毒的情况哪怕在新时代也不罕见,特别是在春夏季的时候。
说来也有意思,当实验室里面想刻意去培养金色葡萄球菌的时候,随便一点温度不到位,金色葡萄球菌就:“啊!我死了。”而在百姓的冰箱里面,金色葡萄球菌反而长出一个生机勃勃来。
有些人冰箱里面长满金色葡萄球菌的食物让一些相关人员不由得感慨:为什么我实验室里面的就没办法长得这么好。
青霉素对杨嘉来说,意味着巨额的财富,地位。只有拥有了这些,未来才能够更快组建自己的实验室,进行自己期待方向的研究而不受约束。
相信所有真的有志于科学研究的人都幻想过自己有用不完的经费,还没有人指手画脚。哪怕是普通的研究生,如果能够带资进组,这生活也得好过不知道多少倍。
现在,机会已经摆在了杨嘉面前。穆春来本来就是生物相关专业出身的,他用过的培养皿之类的器材还放在楼下的自行车库里面。而穆春来的专业知识,足以让他意识到青霉素的重要性。
杨嘉需要做的,就是把地球上弗莱明在发现青霉素时候的场景重新复现在穆春来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