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我能修改世界限制 > 第28章 关于霉菌培养的杀菌作用

第28章 关于霉菌培养的杀菌作用

我将向你们讲述青霉素的早期,这是我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青霉素故事的一部分。kanshuye.com

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发明“青霉素”这个名字。我只是遵循了完全正统的路线,创造了一个词来解释青霉素是从一种青霉属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就像许多年前,人们发明了“洋地黄”这个词来表示从洋地黄中提取的一种物质一样。

对我们这一代的科学家来说,一种微生物抑制另一种微生物是司空见惯的事。我们都学过这些抑制作用,事实上,一个善于观察的科学家很少能在一周的工作中不看到细菌拮抗作用的明确例子。

实际上,最早的细菌拮抗作用对青霉素的诞生没有任何影响。它就像是一个幸运的事情,仅仅在那个时候发生了。我的儿子,穆远,在一次玩耍中意外的发现了青霉浸出液对金色葡萄球菌,也就是他口中的“黄斑”有非常有趣的溶解作用。

虽然他不知道这种溶解是超出常理的,但他仍然把它看成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并告诉了我。我在发现以后,很快就回到了我的大学。在那里,我和我的老师,何晓伟教授,以及我的师兄,当时博士在读的李鸿飞教授,共同研究完成并确定了青霉浸出物的作用。

而在接下来的五年中,我们被一个新的问题所困扰,那就是青霉浸出物中有效成分,也就是青霉素的浓度过低,导致一计量单位的青霉素成本过高,同时也没有办法用工业方式制取。

在这段时间里面,必须得感谢我的妻子,王萍的帮助。她不仅给予了我物质上的支持,还给予了我心灵上的抚慰。

我的大学,杭城大学,同样在资金和器材方面给予了我们实验室非常大的支持。我在此期间重新研读了杭城大学的细菌学博士学位,并在努力之后发表了《关于霉菌培养的杀菌作用》这篇论文,作为我的博士毕业论文。

并且,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一位在读博士的毕业论文,成功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不过并不是最后一位。在我获奖后不久,罗毅关于物质波的博士毕业论文同样获得了该奖项。

……

“吃饭啦。”

穆春来从键盘上拿开手,看向自己书房门口,穆远在楼下大吼一声,一直传到穆春来的耳朵里面。穆春来不由得感慨年轻人肺活量果然不凡。

宽大的办公桌,符合人体工学坐起来非常舒适的椅子,虽然穆春来不常在家里面享受这一切,但不妨碍他在家中专门准备一个房间:毕竟现在他们家已经不缺这么一个房间了。

穆春来一家,在穆春来于杭城大学博士毕业并因其毕业论文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就跟随着一起搬到了杭城。凭借青霉素的发现这一成果,穆春来刚刚毕业就成功获得了教职。

真正将青霉素第一次展现在世界眼前的那篇论文,是以穆春来个人的名义发表的,第二作者是穆远。毕竟最重要的启发确实出自于穆远。

这篇论文并没有产生多少影响,因为青霉素的制备成本过高,连价比黄金都不能描述。

一种能在实验室里面通过人工方式进行反复提纯才能达到有效浓度的药物,只有少部分富豪政要才能使用。虽然在一部分人群中被传为“神药”,但在普罗大众之中却是声名不显。

在抗生素从未出现过的世界,青霉素刚刚出现,就成为了几乎包治百病的神药。甚至富豪们会用自己储存了多少支青霉素向宾客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地位。

而接下来,青霉素的大规模工业制备方法及浓缩的相关论文,以穆春来的老师何晓伟教授为通讯作者,穆春来为第一作者,他的师兄李鸿飞教授为第二作者发表在了期刊上。

三人共同获得了当年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青霉素制备的专利掌握在穆春来手中。他很快的申请到了贷款,成立了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能够大规模生产青霉素的企业。而他的师兄和导师以专利获得了一部分股份。

穆春来毕竟不是搞学术的性子。在穆远的记忆中,穆春来从拿到硕士学位开始就再也没有从事过学术方面相关的研究。在这一世里面,穆春来虽然读了一个博士学位,甚至获得了最高的表彰,但仍然不愿意在其后专心投入学术研究中。

不过,写论文的三个人也都从这篇论文中获得了足够多的好处。何晓伟在其后很快成为了学部委员,获得了极其崇高的学术地位。李鸿飞在年富力强的时候进一步获得了资源,穆春来干脆靠着这个专利赚的盆满钵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