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秋也生气了,把那毽子扔回朱德贵家的脸上,并递上一根棍子,“键子底下有一文钱,是我给的,你要乐意就拿着滚蛋。否则就去揍你儿子吧,反正他是你生的,打死了我也不心疼!”
朱德贵家的虽不服气,到底嘟囔嘟囔拿了键子走了。
回头给朱方氏知道,气得找上门去,硬从她家抢了两只鸡蛋回来。又让朱长富去寻了公鸡尾羽,给小地瓜一口气做了三个毽子,随他踢。
村里人看了这么一场笑话,至今都有人拿这事打趣。
董二嫂想起这事,本想劝叶秋的话,到嘴边就换了。
“德贵家的,你别怪我多嘴。这从来送礼,给你是情份,不给是本份,哪有跑来管人家要的?你若不高兴,往后对人家好点,不就有来有往了?”
她是一片好心,也想给她个台阶下,可朱德贵家的却不领情。
“那我不管!你要做好人,把你的东西给我呀。”
董二嫂张大嘴巴,简直不知说什么好了。别人都欠她的吗?她凭什么这么理直气壮的要东西?
朱德贵家的确实是眼红了,今儿叶秋分给大家的一份礼里有一小包盐,一小包茶叶,一包糖和一包红枣桂圆等干货。这要拿钱买可得好几十文,她凭什么不要?
“全村人都给了,独不给我,我丢不起这人!”
见叶秋摆明了说不通,朱德贵家的干脆自己动手抢了。她已经眼尖的瞧见,炕橱没关严门里,露出的麦芽糖了。
看她走过来就要上炕,叶秋的脸彻底黑了。
真以为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没门儿!
当理论解决不了问题时,她也可以是实干派。
可就在叶秋的眼睛瞟向针线筐里做鞋的锥子,朱德贵家的手摸到那一包麦芽糖时,谁也想不到的意外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