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问题太多,叶秋没空一一解答,倒是听他问起这些,也赶紧收拢心神,关心起正事来。
兰阎罗有句话没说错,如今的仙人村当真是最安全的地方。因为地势足够高,所以即便是家园毁了,可安全系数还是有保障的。再说村里刚打了那么多的粮食,再加上养的牲口,一时之间生活是不成问题的。
在叶秋没有回来的时候,村里已经搭了几个大棚,人口粮食牲畜都划分得井井有条。至于叶秋以前推行的简易流动公厕,那基本都没怎么受损,顶多只挪挪地方,换个地方使用便是。
再加上还有兰阎罗这位神医在此,早熬煮了大锅大锅防治疫病的汤药,每天让人喝上一大碗,就算昨夜下了那么大的雨,也没多少人闹伤风感冒的。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治水,这也是小伍写信下来求援时强调的。
此时叶秋才忽地想起,小伍信中可没提到一句伤亡的话,只提到治理堰塞湖之事。全是她们自己多心,被吓着了。不过听着李雍不轻不重说了一句小伍,“既然人没事,怎么不在信中提一句?”叶大村长心里就平衡了,多心的可不止她一个。
既然大家智商都差不多,那臭皮匠们赶紧凑一处,想想接下来怎么办吧。
※
忘了说了,大家防治蚊子的小妙招,作者君有在尝试。维b显然不行,吃了两天都没效果。唔,明天试试芝麻油~~l
☆、第254章 摸摸
但凡治水,堵不如疏。
这道理虽然仙人村的一众村民和将士多半没有听过,但他们却在实践中,无师自通的总结了出来。
当山顶的堰塞湖涨到一个很危险的水位时,大家本能的觉得没法堵了。不管投下多少石块泥土,可湖的面积有这么大,怎么够?就算山上这几千人看着挺多,但实际一分散开来,连半个湖都围不过来,那要怎么堵?
于是朱长富等几个有见识的老人赶紧找了小伍他们商议,决定在湖的另一侧,靠后山的一处洼地,挖了一道沟渠,把大水分流了一部分。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聪明的做法。要不然,就靠山上这点人手,又没有机械化的作业,估计大水早就冲下八角镇了。
但是,对面山壁上,那蔚为壮观的瀑布一直往这里涌个不停,而昨夜的暴雨又加重了湖里的负荷,眼看分流的洼地也快要漫出来了,再想分流,附近却已经没有了合适的地方。
“所以,我们今儿只好挖了十几道口子,稍稍的放一些水下山,否则这要是再涨起来,神仙也堵不住。”
听了朱长富的介绍,叶秋才知,今天上山时看到的那些水流,原来大半都是他们有意放下山来的。
这样做法无疑也是非常正确的。稍稍的减轻一些负担,总比一下子放水下山的好。
但问题却是必须要解决的,这么多的水,不可能一直囤在仙人村。
从地质学来说,他们仙人村这一块可不是什么结实的岩石地带,更多的是松软的黄土层。暂时看起来没事。可若是这么大面积的水泡得时间长了,等到水慢慢渗进土层,到时估计半个山头都会软塌下去。
可这时候又没有直升机,能够让她飞到半空看一看周边整体的环境布局。这水到底往哪儿引?叶秋真是犯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