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鲜为人知的的历史趣事 > 三国刘禅偷情案?

三国刘禅偷情案?

自己心中感激。刘琰向神明起誓,以后必然改过,约束自己的言行,绝对不再犯错。诸葛亮看了书信,心中也有些不忍。名士嘛,文人嘛,难免有些怪癖。诸葛亮将书信给魏延看了,让刘琰回家思过,但是官职待遇一切不变。和上级吵架的风波因为诸葛亮出面,被轻松躲过。

可是,这次牵连到皇帝刘禅,事情就有些不同了。刘琰有错,殴打妻子当然不对,毕竟是结发妻子嘛,就算是有出轨嫌疑,可是嫌疑毕竟只是嫌疑而已。关键是刘琰事件攀扯到了刘禅,有辱蜀汉最高元首的名声,对刘禅个人,对蜀汉全国,都是一个严重的伤害。但是,像群臣一样,依附刘禅的意思就此杀死刘琰?绝对不行。

刘琰确实给皇帝刘禅的名声造成了不良影响,可是刘禅本人究竟有没有乱搞男女关系呢?刘禅不是诸葛亮,生活作风严谨。但是在诸葛亮执政的十来年,刘禅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诸葛亮不愿意相信刘禅能够做出这等违背道义人伦的事情。可是,刘琰难道不知道公开妻子胡氏和皇帝刘禅的奸情,会给自己的仕途带来怎样的影响吗?刘琰不傻,当然明白。刘琰明白公开绯闻的后果,还选择公开,可见必然是有些痕迹。

诸葛亮几番考虑,答复成都太守,希望把刘琰的案件仅仅作为家暴案处理,不必提及一些子虚乌有的事情。这样对臣子刘琰,对皇帝刘禅,都是最好的处理。接到诸葛亮的回复,成都太守最后结案。在最后的结论中,胡氏陈诉的刘琰如何如何生活腐化,埋怨朝廷一律抹去,刘琰陈诉的胡氏和皇帝刘禅如何如何偷情,也一律抹去,仅对刘琰当众毒打妻子胡氏这个家暴案做出叛乱。

判决中有两句评语颇有意思,据说是诸葛亮的原话:“卒非挝妻之人,面非受履之地。”

一场轰动朝野的偷情案,以刘琰罢官下狱简单处理。只是,就算刘禅百般掩饰,就算诸葛亮苦心调停,朝野上下还是认定,刘禅和胡氏必然有奸情。从建兴十三年开始,蜀汉百官再也不让自己的老婆女儿入宫向太后、皇后请安了。

你们觉得刘禅有没有给他戴绿帽?

熟读历史的本作者,认为,绝对,是有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