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鲜为人知的的历史趣事 > 土木堡之变的真相令人细思极恐(二)

土木堡之变的真相令人细思极恐(二)

朱祁镇本来没当回事,下令让地方剿灭。

一个千把人的矿工造反,还要朝深山老林钻。

在当时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朱祁镇看来……

那叫事么?

饿也给他饿死了啊!

谁特娘的知道,浙江、福建、江西去平叛的士兵越多,叛军规模越大。

到了正统十三年,已经发展到十几万人,坐拥二十余座城池。

并且浙江、福建,接连爆发了好几股叛军。

这个时候,正好三杨全部去世,朝堂上能压制朱祁镇的人,已经不存在了。

真实消息再也压不住,详细情况,终于被送到了朱祁镇这里。

英宗重视起来。

他做了两手准备。

其一,发放粮食,安抚百姓,以利益,诱使百姓归家。

其二,调派京营,出动精兵镇压。

朱祁镇出动京营士兵了……

然而,稀奇的是——福建、浙江爆发民变,朱祁镇派遣多少大军前往镇压,史书中莫说给出答案了。

就连这件事都忌讳莫深,支支吾吾。

这么大规模的叛乱,明史竟然语焉不详。

离谱不?

猜测一下——这里牵制两三万京营士兵,轻轻松松吧?

这场叛乱,直到朱祁钰去世的前两年,才彻底平息。

也就是说,这最少两三万京营兵马……

直到八年后,才返回京师。

在朱祁镇御驾亲征的时候,他们是绝对不会出现在京营的!

好了——京营大军已经被调走三万人……

正统十四年三月。

就在土木堡之变的前五个月。

贵州爆发苗民叛乱。

几乎一瞬间,就占领了思州府城和清浪、镇远等地。

速度之快,莫说朝廷了,近在咫尺的广西,都没反应过来。

再回过头来,看看老朱当年的那道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

”告诉百姓每(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

能跟着老朱砍人的大明百姓,还是据守城池,对付叛乱……

竟然一瞬间就丢了几个府?

当年亲眼看到这一幕的百姓,都还在呢!

要知道,这时候就连靖难勋贵,都还有好几人呢!

才几十年时间啊?

现代有人说是朱祁镇屡屡对西南用兵,致使当地百姓困苦,不得不造反……

我尼玛!

脸咧?

朱祁镇下过这样的一封圣旨,大意就是:

趁着太皇太后张氏大寿之际,给全国老年人发放福利。

并且明文天下——今后:

凡六十五岁以上的百姓,免除一切苛捐杂税,劳役、徭役,不计、不征。

凡七十岁以上人口,国家每年发放粮食。

凡九十岁以上老人,发放粮食数额加倍。

朱元璋的“与民休息”政策,在在朱祁镇这里,再一次得到延续,并且更进一步。

前文说过此时大明的粮食情况——足够全国不劳作,也能食用三年之久!

我就不说此时的边关用粮,是直接从卫所粮库调拨了!

他们说的这个理由,站得住脚吗?

如果说因为朱祁镇对西南用兵,而导致的叛乱?

总要有加税的圣旨吧?

说出自己的判断,拿出原文资料,这才能让人信服啊!

再说了——就算是造反,也没有这么快吧?

这是有电话啊,还是有手机啊,竟然一夜之间,就几个府一起造反?

但凡民变,必有先兆!

为何之前却不见踪影呢?

为何上一次打了三年之久,都不见叛乱?

偏偏连出征时间也算上,才七个月的时间,就有了如此大规模的反叛?

谁组织的他们?

用什么组织的他们?

难道——大明造反百姓,真的研究出了手机、电话?

这就是极限吗?

士绅集团:瓜娃子,你小瞧谁呢!

我们既然要玩,就不会小打小闹啊!

大招来了!

紧接着——就在几天后!

西自永宁,东至沅州,北起播州,东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