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老太爷其实并不算老,至少未到花甲之年,所以当他宣布把掌事之职传给儿子莫同仁时,大山其它村落的掌事都很吃惊。这其实不太符合规矩。莫家的掌事是朝庭钦封的,传承之事,得上报朝庭,再由县府的丞事举行个仪式。当初莫老太太爷年事已高,驾鹤西游,没来得及做这事。山中的大小掌事们也没太计较这传承之事。只是觉得这莫老太爷做事有些荒唐。但他既然是莫家过继给长房的唯一的儿子,继任掌事之事也无可厚非。原想莫老太爷在丧事后补了上报朝庭这件事。不曾想莫老太爷对此事并不上心,甚至对大山中的一些事务也经由莫同仁出面。掌事们心中虽颇有微词。但鉴于莫家这么多年的仁厚,再加上莫磬大仙掌管着神事。仔细想想,大山中也没出什么乱子,也就无人再提此事了。但大家心里也都知道,这莫老太爷如此不争气的表现,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莫家那个漂亮的二太夫人。
对于二太夫人的家世,山里人并不完全知晓,只知道这位二太夫人在来到莫家的第五个年头上,便扔下三个痴儿撒手人環了。她的突然离世,对莫老太爷打击很大。
“这也许就是贪恋美色的后果吧。”众掌事只能如此地发出一声声的慨叹。
若是在山外,凭借莫家的地位,莫家男人娶十个八个的女人也不算什么。但莫氏家族从迁到救兵山那时起,莫家太祖就告诫后人,不要过分放纵自己。所以当莫老太爷把已身怀六甲的二太夫人带回家中时,莫老太太爷就已气个半死。
莫老太爷并没有过多地向父亲解释什么。他把自己的住所安置在自家宅院的侧院。他只想用安静的生活来抚平二太夫人的心。莫老太爷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包括自己和父亲的关系。
“爹,你带这个女人回来,娘知道吗?”
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莫老太爷才意识到,自己的儿子也对家里来的这个外姓女子很不满。
“你一个小孩子,懂什么!?”莫老太爷没有生气,可他总得维持一下父亲的尊严。
儿子没有再说话,但从他气哼哼的表情和转身离去的动作,莫老太爷感受到了来自他的阻力。
儿子长大了,据说二姐正在为他张罗婚事。“据说”,莫老太爷想到这个词儿,不免脸上有些发烧。自己是做父亲的,怎么儿子要娶媳妇儿,自己却只能“据说”。如果将来儿媳妇儿过门,恐怕自己受到的阻力会更大,不过二姐曾对他说过,那个沈家姑娘可是个懂事的丫头,希望将来不会产生什么隔膜。
“唉,就算她也反对,我也要撑下去。”
莫老太爷在心中苦笑道。其实在他的心中,有一股强大的支撑力,那就是来自于莫太夫人,也就是自己儿子的母亲……
莫老太爷发现自己过于担心了。实际上那个懂事的沈家姑娘并没有给他增添什么烦恼,相反,她还让二太夫人的心情渐渐好了起来。至少在最初的几年,莫家的宅院里人丁兴旺。二太夫人生下了三个男丁,而沈家嫁过来的媳妇也顺利地产下了第一个女婴。但问题还是出现了,当莫老太太爷听到莫秀开始叫他太爷爷的时候,他才发现,莫家已经四世同堂了。
莫老太太爷大体地整理了一下思路,他本应有四个孙子,可他从没听过侧院的三个孙子叫过自己爷爷。按理,经过这几年的时间冲刷,自己已经原谅了儿子不理智的举动,更何况三个孙子的名字也是由自己起的,同义,同理,同智,这三个名字完全尊循了祖谱坤孝同祖的字序。这已表明他接受了这个看似有点荒唐的婚事。难道是儿子和媳妇并没领他的情,故意阻止三个孙子对他的认可?计算一下,这三个孙子怎么也得比莫秀大个两三岁,对于爷爷两个字的发音,不会是什么问题。也许是男孩立事比女孩晚的缘故?思前想后的莫老太太爷只能这样安慰着自己。其实,并不是莫老太太爷一个人在思考着这个问题,莫家所有的成人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那三个整日在院落里哇哇叫喊的莫同仁的弟弟们,的确没有尽到他们的本份。他们不认爷爷,不认哥哥,不认父亲和母亲,这让二太夫人再一次陷入了伤心欲绝的情绪中。
“这孩子并不是痴呆,他们是得了失魂症。”
莫老太爷想起了一个久远的签卦:女承筐无实;还有一个牵挂的人——兰儿。可二太夫人不是兰儿,怎么也会有如此的命运?难道不同朝代的女子就因为长相相同,她们的命运也相同?这么说天地日月在经历了不同的朝代后,并没有改变。而兰儿此刻又在哪里,会是什么样子呢?
“啥叫失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