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儿以为舅爷他们说的有理,军屯为朝廷解决了朝廷的养兵问题,是朝廷长治久安的国策,不可随便轻易更改。”
“不止如此,大明能有今日之昌盛,全寄于将校军卒出生入死所致,孙儿以为还需提升他们的待遇。”
朱允熥把之前和老朱和朱标所言的那些,再次又陈述了一遍。
立了功,送表彰回乡。
满了服役年限,或在户籍所在地安排营生,或给予钱粮购田置地。
一句话,把从军待遇和思想教育相结合,让军卒把对上官的效忠彻底变成效忠于朝廷,效忠于老朱。
“好啊。”
蓝玉眼前一亮,嗓门都大了很多。
不愧是自己人。
“殿下所言在理,军户地位低又没有保证,很多人都是被迫无奈才会从军,这样一来的话,势必会提升战斗力。”
附和着蓝玉,冯胜傅友德等也都纷纷表了态。
只不过,傅友德没有蓝玉那么激动。
以老朱的性子,在明知军屯有问题时间,不可能置之不理还反向干这些。
“孙儿前不久去陕西平叛时,发现陕西诸卫却有类似于宋国公所言的那种情况,没了战事之后,上到将校下到军卒都有所懈怠。”
“孙儿以为思想教育是培养军卒士气的一个保证,军校恰好培养了一批政*,不如把他们派下去鼓舞一下士气。”
刚才朱允熥已对蓝玉等人做出了让步维护了他们,现在对朱允熥这个不痛不痒不算啥大问题的请求肯定也得支持。
“臣以为殿下所言在理。”
“臣附议。”
“臣也赞成。”
朱允熥这话一出,包括接触不多的徐辉祖和李景隆也都投了赞成票。
就在这时,一道不和谐的声音突兀响起。
“臣不赞成。”
众人扭头,是铁弦。
铁弦的脸上有些激奋,不忿道:“提升军卒待遇,派遣啥政*搞思想教育这并不能解决军屯的问题吧?”
“臣以为军屯自给自足弊端很大,还是当以在危害还小时彻底解决,拖的时间越久造成的危害也会越大。”
茹瑺当兵部尚书的时候,还会谋划些自身的利益,铁弦油盐不进,只坚持自己认定的死理。
这样的人最难对付。
“就按太孙的办吧。”
“兵部和五军都督府根据实际情况拟一套从军待遇标准出来。”
啥情况该奖赏,服役期是几年,啥情况下晋升。
只有定下标准,才会更显公平,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暗箱操作。
“出去!”
老朱定下最后安排,开始赶人离开。
蓝玉等人走的痛痛快快,铁弦一步三回头的,最终还是退了出去。
在众人走了之后,老朱这才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现在知道你之前想法的问题所在了吧?”
一听这,朱允熥愣了。
“皇爷爷早知道孙儿想法有问题?”
老朱冷哼一声,一脸的傲娇。
“你以为咱像你似的?”
“幼稚!”
这能怪他吗?
不是老朱他自信满满的说,他对卫所有绝对的控制权,他才敢迈这么大的步。
“你还不服气?”
“正因为军屯是滋生贪墨的根源,这才不能首先动这个,那些人的嘴脸咱可太清楚了,为了钱他们能不要命。”
“你真以为剪掉根源,他们就能收手了?”
“你要是敢把他们贪墨的根源掐了,比直接查处他们的贪墨还更要他们的老命。”
“自你处置了汉中卫的贪墨,就你舅爷那些人表面上闭门谢客,不和下面卫所的人接触,但下面那些人的孝敬他们可都没少收。”
“一群要钱不要命的家伙。”
朱允熥接触的贪官还是少,对于这些人的心境他还是了解的太少。
他还真没想到,蓝玉那些人在明知老朱要查下面卫所时,竟还敢收卫所送上来的贿赂。
“不全都是他们非要拿。”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是谁都能做到的,身处其中由不得他们不拿,一旦开始就收不了手了。”
朱标补充了一句,化解了朱允熥的疑虑。
“下面卫所可从军校派些百户过去,但真正领兵的大将还得这些勋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