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的标准货币,庞大必远胜于现在。”
“大明的金银肯定不够支撑,唯一的办法还在倭国的那银矿。”
“只要控制了那银矿,金银储备问题数十年都不用再担心了。”
上次,朱允熥提起石见银矿的时候,被罚抄了《皇明祖训》。
拖拖拉拉的抄了快一年,才最终得以完成。
这次,朱允熥说完后。
老朱和朱标只交流了个眼神,父子两谁都没做最终表态。
顿了片刻,朱标道:“你先尽快把沿海工人失业的问题解决了,之后再说其他的。”
“好。”
朱允熥才答应,老朱便问道:“几天?”
“啊?”
“你拖上半年六个月,朝廷还咋往下运转?”
走私缉查是继续还是放宽,这都得要看朱允熥安排工人失业是否顺利了。
毕竟,只有先保证了百姓的安定,方才能腾出手再安心做其他的。
“三天”
“多少?”
听到这话,老朱眼睛都瞪大了。
“皇爷爷没听错,就是三天。”
“对于百姓来讲,只要让他们有活儿干,就足以让他们安定下来了。”
“富明实业的产业遍布全国各地,且大明需要建设的基础设施还有很多。”
“要想富先修路,很有必要先把官道修了。”
“这样不仅有利于商贸往来,也更容易方便运兵了。”
现在都是泥泞的土路,碰上下雨天马车陷下去,连粮草都疏通不过去。
“好,这是你说的。”
“咱不管你用啥办法,三天后你要还没解决,就别怪咱唯你是问了。”
他既然敢说,就有这个信心。
“没问题,皇爷爷等着好消息就行。”
朱允熥信誓旦旦的,特别胸有成竹。
“滚吧。”
朱允熥拱手告退,不过才刚走出两步。
老朱在身后,又道:“你爹让你晚上过来吃饭。”
这老头。
明明是他自己让的,还往朱标头上赖。
朱标张了张嘴,最终道:“孤安排做几个你喜欢吃的菜,咱父子好久没一块吃饭了,晚上忙完了早点过来。”
“好。”
朱允熥笑了笑应下,也没戳破那老头。
回到东宫。
于实和孙前正招呼着马和喝茶,这么一会儿功夫,马和已从两人口中知道朱允熥以为他被杀这段时间一直都没回来过的消息。
对此,马和还是有所触动的。
“殿下...”
对,应该叫郑和了。
郑和性子本就比较含蓄,朱允熥也不等他说完,便很快转移了话题,道:“不说这个了,你这段时间尽快把船厂定了,然后就开始造船吧。”
“只需记住一点,海洋贸易是大明的长远国策,你的船队代表的更是大明的脸面,钱多少不是问题,但一定要能彰显大明的国威。”
有历史上下西洋的先例摆着,只能比历史上的那次更强,绝对不能比那次的寒酸了。
“孤从职大找些懂蒸汽的过去,你看看能否把蒸汽机用在船上。”
“另外,军研所也会再过去些人,你出海虽说以商贸为主,但绝不能是没牙的老虎。”
“你的商船代表的是大明,面对敢犯我大明的宵小之徒该出手时就出手,要把他们彻底打残打疼,要记住你的心慈手软会成为他们下次张狂的底气。”
现在有了老朱的默许,朱允熥更没啥后顾之忧了。
“臣明白。”
听着朱允熥的特血命令,郑和顿觉身上的热血开始沸腾了。
“即日就开始吧。”
朱允熥拍在郑和肩膀上,道:“你出宫后去职大领部电报机,可以方便和四叔往来。”
当初,朱允熥本就是和朱棣借用的郑和,自然不能杜绝郑和和朱棣的书信往来。
大大方方把这机会给出来,反倒显得他在这事儿上的光明磊落。
更何况,郑和出海是对外贸易,朱棣即便再有野心,也绝对不会联合外人侵损大明的。
“臣离开北平时,王爷就曾命臣全力效忠殿下,臣在北平又没亲卷,无须联系王爷。”
郑和知道自己身份敏感,听了朱允熥这话很快就起了怀疑。
“孤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