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家祖朱重八 > 第379章 与民争利

第379章 与民争利

党故友串联或许还能颠覆朝纲,但在出海的问题上却被狠狠把着命脉。

富明实业掌握太多先机了,这实在不是他们所能比的。

片刻后,有人道:“前几日在下的机器坏了两台,派人去找了富明实业的分铺,当时他们推三阻四迟迟不答应,后来即便是应了却也迟迟的不派人。”

“五六天时间不知耽误了多少的生产,又有多少工人饿了肚子。”

他们只拥有机器的生产权力,岂能和生产制造者同台竞争。

“听闻富明实业机器有数百台之多,比我们这些人加起来的都多,出海商船络绎不绝远在我等之上。”

接着,又有人道;“富明实业起步比较早,推陈出新的种类又多,到了海外远比别人的受欢迎。”

“别人卖一船货物的时间,富民实业怕是连五船都卖完了。”

随着这话题,附和之声不绝于耳。

又有人,道:“富明实业的机器多,生产出来的东西快,海外番邦皆以富明实业的货物美价廉,很多人宁愿多等几天也不愿与我等交易。”

对这,很多人深有感触。

“是啊,在下两个月之前出了批船,辗转走了数地才终于忍痛销了出去。”

有人随之,道:“不止在海外,到了大明海外番邦的商贾也都认准了富明实业的货,仿佛不是富明实业的就像敝履一般。”

短短数月时间,他们这些所谓的世家大族都快被逼到墙角了。

在气氛短暂沉闷了片刻之后,有人打破了这氛围,道:“富明实业的货产的快,海外番邦热衷于富明实业的的货,而且富明实业又有蒸汽船,我等又如何比得过他们。”

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他们今日聚集在一起的根本原因。

在他们担心的问题被明晃晃的抛出来之后,很多人都开始缄默无言了。

谁都知道富明实业背后的主人是谁,要想改变这一困局,势必得和背后之人相争。

当年顾家为了几台机器仗着自己手中的资源和那位年轻的太孙较量,险些就把整个顾家折腾了进去。

要是搁在以往的时候,他们可利用士子也可利用百姓。

但现在孔家都被弄倒,百姓也全都不再如以往那样容易裹挟,他们其实一丁点的胜算都没有。

最关键的是,昔日的小太孙已经成了太子了。

能坐在这里的谁都不是草包,一些可能出现的利害他们不可能想不到。

所有人沉默不语,都等着别人来说。

今天他们聚在这里,是冲着解决问题来的,同时也都被逼到了绝境当中。

他们都是江南世家大族,资历最浅的都有数百年的底蕴了。

前元打压汉家士子,他们家族子弟大多远离朝廷中枢,但百年风云能平稳度过,正是因为家里是亦商亦农的传承。

士农工商,商在最后。

但他们谁都知道商业是一个家族传承必不可少的,以农持家靠天吃饭,纵有千亩良田一旦天年不景气,也须有饿死人的情况。

唯有商业才能保证家族日常所需。

出入仆从日常所食暂且不说,刚是供养家族子弟读书都是笔不小的开销。

而且,就拿大明朝的俸禄来讲,大部分的时候也只够养活一家来小,家族子弟即便是做了官,人情往来资源积累,也还需家族的帮衬。

只有子弟爬的高,有了功名躬身,那家族即便用不上子弟有啥相助,也能让家族在乡里抬得起头来。

在这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高中的子弟越多,家族在下乡里的子弟也越多。

毕竟进士牌坊又是大白菜,谁能争来一个,哪怕是县里都得跟着沾光。

如何才能培养出足够多的有功名子弟,也就只有广撒鱼了。

而这都是钱。

所以说,哪怕商业是末道,却也没有几个世家大族愿意真正放弃的。

烛火摇曳,大概沉默了快一盏茶的功夫。

“老夫自幼读圣贤书,只因元廷无道才致老夫功名无望,然老夫也深知官不与民争利之言,富民实业已不只是争利了,这是要把民间商业往死地逼啊。”

这话是顾宝安说的。

当初他抓住机遇率先行动,力求和富民实业购买机器,后来在出海走私环节吃了些亏。

当时可有不少人因此幸灾乐祸,嘲笑因他顾家太积极闪了腰。

但正是因为他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