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他们拉下水,再让他们闭嘴。”
现在路都修的差不多了,完全能够让这些汽车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了。
价格放的低,买的人就多了。
这除了薄利多销的经营模式外,也是为了提升百姓的生活质量,以及社会的本质结构。
当蒸汽和电气彻底融入国家的生产百姓的生活中,这才是历史上把两次工业**同时开启了。
对蓝玉的猜想,朱允熥笑而不语。
蓝玉倒是不耐烦了,大手一挥道:“殿下职大的学生比那些文官学识强多了,干脆直接奏明陛下把他们全都赶出去算了。”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蓝玉和职大出生的士子没有冲突,那是因为有那些文官在前面顶着。
哪怕是两个人同分一块蛋糕尚且会有孰少孰多之说,更别说是那么多人了。
把那些文官全都踢出去,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让职大的士子和蓝玉那些武将对立起来。
到时候,两头受气的就成朱允熥了。
再者说了,朱允熥还想用那些文官对付外面的那些世家大族。
别看大明到现在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相较于朱允熥的预期可还差着很多呢。
对蓝玉的话,朱允熥不置可否,回道:“舅爷要是决定了,那就去职大买吧。”
“那车还得有经验的人才能开走,买车的同时他们应该会安排学生跟随,舅爷找个人把汽车练熟练了再开着上街。”
该说的说完,朱允熥正欲起身离开,蓝玉最后又拉住了朱允熥。
“那些武将,殿下也都只找了臣一个。”
蓝玉在武将中有号召力,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赫赫战功,同时也是因为他敢做别人不敢干的事情。
不管是和那些文官打擂台,还是和老朱唱反调,没有蓝玉在真的不行。
就拿这个汽车的事情来说,要是那些文官反应激烈到一定程度,对这汽车的评价真到了一无是处的时候,也就只有蓝玉敢在这种情况下依旧坚定不移的支持汽车。
所以,朱允熥和蓝玉亲近,可不只是他和蓝玉间的关系,更多的还是因为蓝玉真的能够扛事。
朱允熥实话实说,应道:“汽车弄得动静太大了,孤还没来得及去见父亲便先来了舅爷这儿了,还没来的及去其他武将府上。”
“那些武将就由舅爷帮忙联络吧,反正八百两对那些武将也不算太多。”
“不过,好像除了开到街上供人展览的那辆外,也就只剩下十辆了,如何分配就由舅爷决定去吧。”
一听这,蓝玉更高兴了。
“好啊。”
“没问题。”
蓝玉不是不相信他在朱允熥跟前的地位,他高兴的是朱允熥终于有用得着他的地方了。
要知道,别看他们是朱允熥的铁杆支持者,但真正能为朱允熥做的事情很少。
尤其是蓝玉从攻打交趾回来,一直都想着能够回报了朱允熥的提拔之恩。
毕竟交趾全赖朱允熥一力促成,要不是朱允熥的话根本没有他这机会。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蓝玉当初远征捕鱼儿海后,老朱本来是授封他为梁国公的,但因他攻打半夜攻打喜峰口,打伤了守城的军卒。
在老朱暴怒之下,是朱标多方转圜才终保下了蓝玉的命,只是把梁国公的梁换成了凉。
这个事情并不小。
哪有武将打自家关隘的,不用别人过分添油加醋这都有谋反的嫌疑了。
不管对于谁背叛都不容容忍,蓝玉仍得了国公的封赏,不过只是换了字而已,这相当于蓝玉的罪行已经非常不错了。
之前的蓝玉对于这些并不计较,只要他有世系的国公爵位,后代子孙能在他的功业上吃香的喝辣的这就行了。
但随着朱允熥对武将打压越来越甚,蓝玉早也没了之前的那种锐气,他这才发觉他这勋爵虽只差了一个字,但却有完全不同的意义。
只要他带着这个凉,那后世便会有人记得是因他凯旋的攻打了喜峰口。
他这辈子率性而为也就罢了,不能让后世子孙跟着他一块被戳嵴梁骨。
他这辈子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对朱家可谓是忠心耿耿,不曾有一时有不臣之心,自然不能让后世子孙跟着他一块受无妄之灾。
所以,从交趾回来后他就曾和朱标提过这个问题,但朱标说现在还不到时候。
至于啥时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