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也多说,又道:“户部和郑卿一下此次下西洋的具体资金清单,礼部和郑卿记录下与大明新建交国家的位置舆图,五军都督府和郑卿交流一下此次用兵的具体方案,”
“把这些东西落于奏章上。尽快给孤送上来。”
户部收的钱是不少,但郑和再次出海之时他们还需拿出银子帮郑和置办货物的,他们要做的是在郑和出海之前用这笔钱创造出最大的收益来。
而且,涉及钱款往来必须明确造册。
将来一旦出了问题,是谁做了手脚一查就知道了。
至于礼部要知道和大明建交了多少国家,这些国家的生活习性以及语言都得提前掌握,方便他们将来朝贡等邦交往来时能从容应对。
要不然,若是不知其习性的送出的东西难以表达其意图,对方所送羞辱之物也得当宝贝的拿着了。
另外,要是不知语言的话,连日常交流都很难办到的。
而且,跟着郑和回来的也有些使节,礼部也需要把这些人安排好。
每次郑和回来之际,都是礼部最忙的时候。
至于五军都督府嘛,他们的差事就很重要了。
郑和下西洋并不是所有国家都热烈欢迎的,有的是因内部文问题纷乱所导致,有的也是因对外来之人的不信任,有的压根就对这些人心存敌意了。
郑和顺利回来是意味着解决了这些问题,但这并不代表就万事大吉了。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即便现在对郑和的船队非常欢迎,也不代表将来一直能够如此。
提前了解当地的情况,为将来出兵做好准备也是很有必要的。
自从开了海了解了外面的广袤之后,不仅仅是朱允熥有这个心思,就连老朱和朱标都有了抢占海外市场的准备了。
以现在大明的军事和国力,应对海外的这些情况可谓是绰绰有余。
就像朱允熥所说的,以大明现今的条件他们做这些可正是绝佳大好时机。
“臣等遵旨。”
朱标念出的几个部门,很快站出来应了下来。
“郑卿回京,诸卿精力多放在这上面吧。”
“其他不急之事可以先放放。”
“退朝吧!”
朱标起身站起离开,朱允熥紧随其后。
从奉天殿出来出来之后,朱标问道:“郑和带回来的那东西不是麒麟吧?”
朱允熥知道朱标看出来了也就不隐瞒了,更何况他和朱标私下里父子说说话,也不需要什么瑞兽做铺垫的。
“是!”
“父亲不觉他和鹿长得很像,唯一就是脖子长了些吗。”
“这在当地很常见。”
“就像每个地方的人长得不一样,这些动物在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特色,长颈鹿脖子再长那都是鹿。”
“更何况,麒麟是我们的瑞兽又怎会长在麻林迪呢?”
不仅是朱标,在场的很多人都知道不是吧?
但,有时候自欺欺人很有必要。
只有身在这个大染缸之中,才明白赵高的指鹿为马其实也没那么荒唐。
古往今来,又有多少次指鹿为马。
“先养着吧!”
朱标话不多说,也有不少无奈。
那些大臣只长颈鹿为麒麟以支持大明的得天眷顾,朱标作为九五之尊的皇帝总不能戳破他们的恭贺,告诉天下人大明没得上苍眷顾。
不管是出自虚荣心,还是为了大局所虑都不能这样做。
即便是老朱那种年哄哄之人,也绝对不会否认朝臣的恭维去的。
“应该的。”
朱标又道:“郑和的航海日志送来了,你来给孤具体介绍一下吧。”
早在还没开海的时候,朱允熥就曾给老朱和朱标画过世界地图,大致介绍过当地国家的风土人情。
有了郑和的航海日志,朱允熥对外面当时的情况也就都知道的差不多了,结合着这些详细介绍一下并不是很难。
“没问题!”
“再走几次能把你所说那个球绕完一圈?”
朱允熥走在朱标身边,道:“目前我们的宗旨是宣扬国威,每碰到有人类居住之处都会停靠,要是不做停靠直接航行的话应该两年左右就能完成。”
历史上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用了1082天,从西班牙出发又回到了西班牙。
现在郑和船队是蒸汽机船,航行速度远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