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重生农家有田 > 第51章完结

第51章完结

张华叹了一口气道“以前是挺好的,不过我婆婆上了年纪干不动了,整天的还得我伺候他们呢,哎,别提了。”

张岚虽然不太清楚大姐家最近出了什么状况,但是估计都是一本难念的经。也就放弃了继续追问的打算。

今天上梁昨天晚上母女几个就发好了面,是玉面和白面两搀和,用的是空间里的白面但是用的并不多。因为家里实在是没有白面,也没听说谁家上梁扔的苞米面窝头什么的,所以张岚只能这样做了,早上一大早她就将饽饽给蒸好了,外加木匠的大饽饽都用红布给抱了起来。

为了盖这个房子他们家算是彻底的豁出去了。只要有可能张岚都不会省略任何一个步骤。

一来她不想被人说主家抠门,二连都是亲戚里道的过来帮忙的,她也不愿意亏了人家。

今天上梁张岚的娘家人都到场了,除了大舅妈没来,大舅作为代表过来,而婆婆这头大姑姐是没有来。不过话却捎过来,家里忙脱不开身,王家老太太朱祁钰没到场说是病了。小姑子也在家伺候着。

舅公一家就老二朱建军两口子带着女儿过来了,这几天盖房子朱建军听说了也过来帮了几天的忙,所以张岚对这个二大伯印象不错,也不是说帮他们家干活她就印象好些,而是这个二大伯一家看着就跟另外两个不一样。所谓歹竹出好笋也许说的就是朱建军吧。

王家老太太今天这样的场合不露面,让过来道贺的人都觉得奇怪“振河。你妈呢,怎么没看到老太太过来啊,还有你家的姊妹呢,这样的场合不到场可有些过分啊。”

王振河能说什么,只能打着圆场道“那个我妈这不身体不好吗,心意到了就行。我大姐家里有事脱不开身”。

说完这些王振河赶紧找个借口溜出去,再这么问下去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马上就要扔饽饽了屯子里和过来道贺的人都聚到了房场,准备抢饽饽,农村有句老话吃到上梁的饽饽能活九十九,能不能活到九十九大家谁不知道,但是对抢饽饽的热情却是经久不衰。

木匠站在房顶将亲戚送来的背面都挂到上面,微风吹动就像红旗一般将整个房顶都映红了。

王倩他们兄妹四个神情有些激动的看着眼前这一幕,这个房子以后就是他们的家了。

当最后一根缠着红布的大梁被升到房顶时,王倩有种想流泪的感觉,苦熬了几个月终于是盖房子了,不过他们家为此也背上了了债务,要是按照泥草房来算他们当初卖人参的钱还够用,不过按照她的要求改了砖瓦房这预算就大大的招标了,不过即便是借钱她还是无悔于当初的选择。钱可以慢慢挣。但是房子却是一辈子的大事,谁也不会没事天天盖房子玩。

房顶上的木匠将房梁安好后,嘴里开始高声念叨“上梁了,抢饽饽了”手伸进事先准备好的的红布包袱里,将发糕和勃勃还有硬币向底下的人群开始抛洒,无论男女老少都一哄而上,小孩子们嘴里还念念有词“上梁上梁把脚翘,一两饽饽二两糕”。

大家手伸的高高的,期望能从空中接到落下来的东西,小孩子就夹在人群里往地上看,有落下来的就捡起来放到兜里。

好歹这也是细粮,平时一般人家根本就吃不上,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白面馒头和饺子。

有人抢到了就一口吃进肚子里,“靠,王振河家这饽饽怎么这么好吃啊”。

有一个人说,其他的人也尝起了抢到手的发糕或者饽饽,“恩,是好吃,振河家看来以后要发财了,你看这发糕和饽饽蒸的特别的香”。

其实王倩早上的时候也尝了一口,这个白面的确是香,有种最原始那种麦香,以后的麦子都是经过多少次的改良了,那种最原始的清香已经开始慢慢的淡去了。

不说别的,就是现在的粮食她都觉得比后世要香,这些无关肚子饿不饿的问题,纯粹是口感。

上梁仪式举行完了,大家都跟着张岚他们回到现在住的地方,今天摆桌就在外面的空地上。好在天气暖和,今天也是风和日丽的。老天爷也特别的给脸,看王家要摆席面今天是艳阳高照,风也似乎停止了吹动。

按照当地的风俗摆席是八大碗,一个桌子摆着四个碟八个大号的碗,里面放着菜。不过这个碗比后世的碗要大上很多,要不然也不够吃的。

今天摆席的东西基本都是借的,家家户户办席都是互相串借的,做好了记号,用完了再还给人家。

今天的饭菜王家真是要了大强都是硬菜。一碗蚬子肉炒洋葱,一碗野鸡肉顿粉条,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