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时候,段樱离便让梅氏和段鸿打扮成菜农的样子,跟着那些送菜入宫的菜农走了出去,却找了一个丫头和一个太监仍在百合宫殿扮成是梅氏和段鸿的样子,躲在房间里不出来,来来去去的丫头婆子却一口一个梅夫人,一口一个段少爷。
梅氏和段鸿出了宫后,就来到段樱离指定的银号,凭着银票取了些银子,就一路往奉京城外而去。
后来便在一个离奉京并不是太远,却极荒芜隐蔽的小村子里住了下去,小村子一共就十几户人家,一家离一家都很远,好在因此而常常被人忽略,征兵什么的并未征到这里来,村里人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自给自足,除非需要像盐这样比较难得的商品时,才会指定由一个人去村外统一购买。
不过村里人虽然可以自己养鸡养鸭吃肉,可以自己种菜吃菜,甚至连粮食也可以自己种,布也可以自己纺,有所有生活所需的东西,却依旧是无法改变贫穷的命运,所以这个村里的大部分人,一年中只有一至两个月可以吃到盐。
知道梅氏与段鸿是段樱离的亲人,他们很开心,晚上还点燃篝火欢迎他们。段鸿再仔细打听,才晓得段樱离大概是从四年前的某个秋日,像是无意间走到这个村子里似的,就那么从夕阳中进入此村。
按照村里人的说法,这姑娘,美的如同不食人间烟火,好像是从天上走下来的仙女般,她在夕阳下,闲闲散散的进入村里,身上镀着层金光,脸上带着微笑,她能叫得出村里大部分人的名字,好像与他们是多年的好朋友。
她进村的那日,没有多带什么,只是带了一袋盐,可别小看这一袋盐,够全村人使用三个月的,她把这袋盐给了村长,并且告诉村长,这是她欠这个村的,特地来还债。
可是,众人都不晓得,她什么时候欠了他们,不过这无所谓,只要她带来了盐,就是他们的恩人。
段鸿听着这段故事,实在觉得有点匪夷所思,又问,“你们确定她叫段樱离吗?”
村长哈哈笑了起来,“当然确定了,我们这儿的人,都叫她樱离姑娘!”
村长把梅氏和段鸿带到一间院子里,只见院子很普通,里面两块整齐的菜畦,里头甚至还种了菜,一条青石子路直通正屋,进了屋子便见家具大概都是本地人手工制作的,透着实在与古朴,房间收拾的很干净,仿佛就是随时等待着它的主人回来。
村长又告诉段鸿,说这间屋子是段樱离给村里人钱,大家一起盖起来的,可惜那日,段樱离离开后就再也没回过村子,倒是之后每隔三个月,就会让人送来一袋盐。
村长说到这里,又颇为感慨地说:“我们这个村就叫盐村吗,不是因为盛产盐才叫盐村,而是因为很喜欢盐,又很缺盐,所以叫盐村,樱离姑娘买下这间屋子,又给我们定期送盐,我们无以为报,只能派人轮流打理这间屋子,等她回来居住,不过你们即是她的亲人,想必这间屋子便是她替你们准备的,对了,樱离姑娘什么时候来,我们这村的人,都非常的想念她!”
段鸿进入房间,发现果然这屋子被打扫的一尘不染,用具什么的都一应俱全,他摸着门框,忽然就觉得眼睛有些湿润。
四年前,他还是个不太懂事的小孩子,然而她却已经想了那么多,做了那么多……
“姐姐,姐姐……”
梅氏这时候,也是思绪万千。
她总觉得,自己少做了点什么事,可是又实在想不起来,应该做点什么。一直到晚上睡觉的时候,她才忽然闯进段鸿的房间,发现他正低首借着油灯看书,便道:“这么晚了还不休息,小心累坏身体。”
段鸿便放下书,笑道:“也是,反正以后有的是时间看书,其实,我也不是想要看书,只是实在睡不着,我们是出来了,不知道姐姐她……”
这一句话,便梅氏忍了很久的眼泪,忽然就流了出来。
“鸿儿,你说娘以前,对你姐是不是太差了?”
段鸿愣了下,接着却点点头,又摇摇头……
其实梅氏与段樱离之间的感情,段鸿倒也是看在眼里,不过他毕竟是个孩子,而且还是男孩子,很多事他也迷迷糊糊,想了睡刻,他竟道:“娘,以后你不要再责怪姐姐,她实在为我们操太多心了。”
梅氏听了,终于哭了起来,她不是个好母亲,从来没有体谅过女儿的不容易。
在他们感慨万千的时候,段樱离其实也陷入到了回忆里。
盐村,一个熟悉又陌生的村子。
前世的时候,凤羽已经准备好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