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后半辈子岂非也没了依仗与依靠?
陆二奶奶自然也有顾虑,陆中昱作为叔叔,死了她做侄媳妇的已经要服一年的大功了,若陆老夫人再去了,他们小一辈的要守的便是重(chong)孝,她可还打算尽快再怀一个孩子呢,一个孩子怎么能够?而且丈夫年纪也不小了,总不能帮着府里打点一辈子的庶务,得趁现在公公还在又手握实权时,设法让公公为他谋个职位才是,不然将来分了家,他们这一房岂非只能靠看嫡支的脸色过日子了?
因着这些想头,众人解劝陆老夫人时倒也是情真意切,虽不至于恨不能以己身代陆老夫人,却也差不了多少了。
只可惜大家对陆中昱都没什么感情,碍于各自不是长嫂便是侄媳的身份,大家也不好对他有感情,所以众人解劝安慰陆老夫人时是出于真心,眼角眉梢间不见多少哀戚也是出于真心,也就眼圈稍稍有些红而已,还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怕人诟病,故意下狠手揉搓出来的呢。
眼见大家伙儿说得口干舌燥,陆老夫人依然一丝反应也无,段氏与陆二奶奶不由都看向了陆大夫人,盼她能尽快拿出个主意来。
陆大夫人被看得心下烦躁不已,却发作不得,只得耐下性子继续软声劝陆老夫人:“母亲,您就算不看三叔,也要看小五和六姑娘啊,他们一个才只得十四岁,就被迫要支应起长公主府的门庭了,一个就更小了,还在襁褓之中,您是他们的亲祖母,谁又比得上您疼他们的心呢……”
话没说完,陆老夫人忽然自床上坐了起来,终于睁开了眼睛,嘶哑着声音阴测测的说道:“立刻把萧氏那个贱人和她的丫头都给我捆了,灌下一碗哑药,卖到最下贱的地方去,我要让她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陆中昱好好儿的一个人,说死就死了,陆老夫人再伤心也少不得要过问一下原因,自醒来后她虽一句话也不曾说过,但张嬷嬷跟了她几十年的人,不需要她开口,只消一个眼神,便能猜到她心里想什么了,遂亲自去了一趟听雨轩。
其时萧氏已经吓傻了,没想到自己只是想彻底绝了陆中昱与福慧长公主破镜重圆的可能,到头来陆中昱与福慧长公主却双双丢了性命,回头老国公爷与老夫人不会将罪责都怪到她头上罢?
最关键的是,她以后该靠谁,男人死了,唯一留下的女儿还不知道能不能养活,她又还这么年轻,难道就这样在国公府守一辈子不成?便是她想守,老夫人与五爷又能不能容下她?可若不守在国公府,她一个弱女子无依无靠的,去了外面该以何为生,便是再嫁,若不能过现下这般锦衣玉食的生活,又有什么意义!
平绣比萧氏吓得还要厉害,萧氏再不好,也是六姑娘的生母,有六姑娘这个护身符在,她怎么也能保住一条性命,不像自己,只是一个下人而已,做主子的想打杀想发卖都是易如反掌之事,自己当初怎么就那么傻,姨娘兴风作浪时,不知劝着也就罢了,还在一旁添油加醋,架桥拨火,谁知道回头老夫人会怎么发落她?
也所以,瞧得张嬷嬷过来时,主仆两个都是满脸的惊慌与恐惧,话都抖不出一句完整的来。
张嬷嬷何等精明之人,一看萧氏与平绣这副样子,便知道有问题,她也不问萧氏,只让人提了平绣去外面亲自问话。
平绣本就心虚,再被张嬷嬷软硬兼施的一逼问,如何还撑得住?三言两语便将萧氏如何挑拨陆中昱,又如何自己对自己下狠手,害得自己早产,然后拿话激得陆中昱去找福慧长公主的麻烦一五一十都说了,只求陆老夫人能饶她一条贱命。
张嬷嬷随即又去问福慧长公主身边的嬷嬷们,自然也就知道了陆明珠与孟海纳夫妻关系不好之事,这才明白过来福慧长公主本就已因女儿的事无比生气伤心了,偏萧氏这边还生了个女儿,陆中昱还当宝一样,为了萧氏几句挑拨的话,便去找她的麻烦,福慧长公主气怒到了极点,索性与陆中昱来了个同归于尽。
陆老夫人知道儿子的间接死因后,又吐了一次血,之后便被满心的后悔与自责击垮了,当初若不是她同意了萧氏这个搅家精进门,儿子又怎么会落得今日这般下场?不,应该说当初她若拼死不同意让儿子尚主,便不会有今日的悲剧,她也不会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陆老夫人一时哀悔得不能自已,只恨不能就此跟着儿子去了,这才会有了两日两夜不吃不喝,一心求死之举。
方才若不是陆大夫人提及萧氏新生的女儿,整个身心都沉浸在悲伤与悔恨里的陆老夫人也不会猛地想起害死儿子的罪魁祸首萧氏,若不是那个贱人兴风作浪,儿子又怎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