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恬不知耻。”
一旁的春暮听了,险些没有去捂秋月的嘴:“在五娘面前,这都是说的些什么胡话!”
旖景自然不以为意,暗忖宋嬷嬷果然要顺水推舟,红雨来绿卿苑她不反对,可让莺声这个祸害去长兄身边……那绝对不成!
虽然,旖景并不以为长兄是那等胡来之人,可是……
像张姨娘,还不是楚心积虑地爬床功成。父亲当年又何常是好色胡来之人?
不过长兄院子里的事,也轮不到当妹妹的插手,她总不能去祖母面前说,莺声心思不纯吧……
还是要待宋嬷嬷出手,自己再想法子化解?
一个丫鬟的调动虽不算什么,可总得有个说头,宋嬷嬷又会找什么借口呢?
旖景思忖一番,决定先按兵不动,又问秋月:“让你打听楚王世子的事,如何了?”
秋月连忙汇报:“早就打听明白了,可五娘没问,奴婢一时竟然混忘了……楚王世子这次回京,听说再不会去翼州,那日五娘遇到他,正是回京后的第三日,专程来太夫人跟前儿问安的,后来还与咱们府里的世子爷下了几局棋……魏先生与楚王世子常有书信往来,也难怪楚王世子会顺便拜访先生。”想想又加了一句:“并没什么蹊跷。”
旖景失笑:“我哪里是觉得蹊跷,不过是有些好奇,不知楚王世子为何突然回京而已……照你打听的来看,想必是学业已成,才回老王妃跟前尽孝的。”
话虽如此,想到关于虞沨身染恶疾,活不过冠岁的传言,旖景还是免不得心内沉重,算着时间,清谷大概还得等两年才出现,且不说这一世他的恶疾能否会被清谷治愈,就算一如前世时,清谷能治好他的“恶疾”,事情到底还是已经发生了转变,这一世的他不仅师出名门,更是少年成名,再治好了“恶疾”,对虞洲的威胁无疑比前世翻了几番,如果这时的虞洲尚不足惧,可万一真如自己推测,镇国将军心怀恶意……
保不住会摁捺不住,提前发动阴谋,谋害世子的性命。
这个可能,好比阴云密布,笼罩在旖景的心头,以致于让她坐立难安,歪在榻上,细细盘算起来。
不能再耽搁了,楚王妃的死因,必须要尽快地确定。
☆、第二十一章 一见牵心,盘算姻缘
荫中岁月长,墙内佛音老。
茂密似遮的古树,延绵如幛,隔断了锦阳京的繁华与喧闹,澜英山里的辰光,仿若碧叶间投下的日影,迟转缓移。
短短十日,可是对三娘来说,仿佛十年那般漫长。
空旷森凉的寂寂庵堂,盘旋不去的浓郁佛香,垂眸静坐的灰衣尼师,平稳单调的梵音吟唱,以及每隔几息落下的仿佛没有尽头的木鱼声,一切地一切,让三娘恨不得拍案而去,弃这枯躁陋室,回那锦绣繁华。
可是她不能。
已经忍耐了十日,眼看半月期限将至,她不能半途而废。
微微移动了一下已经有些麻木的膝盖,三娘略抬眼睑,再一次打量净平尼师端正的身姿。
听说,尼师从前是宫中女官,也是勋贵出身,此时虽已年过半百,往日又只是拉长一张肃面,神情凝固如森凉的岁月,让人望而心死,可从那清秀的眉目间,还是不难看出她曾经拥有的花容月貌。
是什么原因,让这么一个人,甘愿长伴孤寂,终老佛前?
对净平尼师经历的揣摩,成了三娘消磨这十日枯躁的主要消遣。
真的到了这里,又想到宋嬷嬷的一番话,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感,自她心里油然而生。
她才不要,这有如死水的生活。
与之相比,对五娘的暂时隐忍,实在算不得什么了。
三娘忍不住又移了移身子,手中的持珠一不小心跌落案上,“啪”地一声。
净平尼师清眉微蹙,三娘不觉一阵紧张。
还好一个小尼姑及时解围,从门外进来,小声禀报有香客来访。
目送着净平尼师迈出庵堂,三娘才吁了口气,冲着一边的小尼师挤了挤眼——这一位是被她用银子打点过的,这些日子以来,对她很是照顾。
“坐得有些乏了,我想出去走走。”是商量的语气。
小尼师微微一笑:“女施主请便,今日诵经时辰已经足够了。”
其实佛前那柱木华香还有一半,不过净平不在,尼师们大多还是通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