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重生之再许芳华 > 第156章完结

第156章完结

旖景与虞沨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蹙了蹙眉。

“在下这般小心,其实是因为心里有疑惑。”便听郑里长继续说道:“在下多年之前,尚且未任此职,经历了一事,当时并未在意,可自从后头多起青缎命案发生之后,便疑惑着那一起命案,不似自绝于梁那般简单,委实是像……似乎,才是第一起青缎命案。”

这话让旖景与虞沨都是一惊。

两人曾经关注过这一案件,知道第一起命案发生在七年之前,地点正是在香河邻县四吉,可听郑里长所疑,竟是在那之前就发生了一起类似的案件,并且是在香河!

虞沨便问:“那香河县衙为何未将这起案件并入连环凶杀?”

郑里长摇了摇头:“那一起命案发生在二十余年前……正是在下居住的郑村,就在隔溪,离此不过二、三里外。”

竟然是发生在二十余年之前?旖景更是惊愕,连忙追问详细。

“在下尚还记得,死的妇人也是独居,自称姓郑,却不是本村的居民,当时也没人知她来历,听说是宁海人士,来京都寻亲无果。当时村子里有户老者,儿子上山打猎摔死了,老两口上了年纪,没人照管,只得送信给嫁去外乡的女儿,好在女婿是个孝顺的,便将人接去了照顾,他们留下一处田宅,折价售给了邻里,那孤身女子是与她的同乡一起来此,也是个女子,说是在大户人家为奴的,不能收留同乡,只好在乡野里赁了处屋宅,让郑姓女子暂居。”

“只是后来,却也没见赁下屋子的女子来过,原本那屋子挨在山边,就有些偏僻,郑姓女子又有些孤僻,不与乡邻们来往,大家也不知她的底细,便有人猜测过,郑姓女子或者是逃奴,甚至可能是妓坊私跑出来的妓子。”

虞沨略微沉吟:“何故有此猜测?”

郑里长看了看旖景,笑着说道:“小娘子莫觉得在下说话粗野……委实是有村子里头的老人打量她,觉得像是生产过的妇人,不像是黄花闺女,但她却还是作未嫁的打扮……再加上郑姓女子诸多神秘,度量着举止言行,却不像是操劳农活的,要说她是富贵之家出身,哪家富贵娘子会孤身远行?若真是来寻亲,既然无果,必定返回原籍,又怎么会在乡野间居留?倒像是避祸一般。”

旖景微微颔首,觉得郑里长的猜疑不无道理。

“那屋主虽贪图几个租钱,将屋子赁给了不知底细之人,到底不甚安心,隔三岔五就去看看,于是有一天,便发现了郑姓女子悬梁自尽,连忙报了官。”郑里长摇了摇头:“县衙来了人,作出是自尽的判断,问了问五邻,却都说不清楚女子来自何方,那个将她安置在这一处的‘同乡’也是踪迹全无,后来,就这么草草结了案,将死者埋葬。”

虞沨问道:“里长何故觉得她是青缎凶案的第一个被害人。”

郑里长似乎有些赧然:“我也没有确实的根据,就是觉得她也是孤身独居,死时也是青缎悬梁,后来成了里长,因着这事还专程去了县衙知会过长吏,将多年前的旧薄翻查了一回,却发现当初郑姓女子经仵作验尸,项上并无连环凶案被害者颈项上的重复勒痕,故而证明是悬梁而亡,并非被人缢死之后再悬颈。”

如此说来,竟是郑里长多疑,并不能证实那个不知身份的死者与连环凶案有关。

可因这一个“意外”,却让旖景又再想起了宋嬷嬷,待里长告辞之后,与虞沨说起了最近发生在榕树街的凶案。

☆、第一百九十六章 分析案情,忽遇问名

“我知道这件事。”

虞沨但听旖景略微一提,就蹙眉颔首:“事情甚是怪异,五妹妹次日便离京,还不知后情,我却打听了一番,据宋嬷嬷当日口供,她虽然因为天黑,并不曾瞧见那凶犯的眉目,却能肯定是个壮年男子,虽身高力壮,可被她一击之下就拔足而逃,似乎并没有还手之力,应当不是习武之人。”

宋嬷嬷虽曾征战疆场,可她原本却不会武艺,是跟在大长公主身边后,才有所涉及,骑射虽好,剑术也通,但比起灰渡这样的“专业高手”,算不得什么武艺高强之辈,也就是个半桶水。

当日那凶犯能被她一击而中,并吓得遁走,可见是自知不敌,以此大概可能判断,凶手并非身怀武艺者。

这似乎也符合了凶犯只寻独居女子下手的心态。

“那凶犯步伐灵活,虽不曾习武,却能手脚利落地跃墙而过,应当是正值壮年。”虞沨又说:“而被害人未与旁人结怨,虽家有薄产,财物却并未有失,可见凶犯不是为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