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几日殿议,吵嚷得不可开交。
三皇子府,某妖孽拿出半月前收到的并州来信,凤眼稍扬,眸光熠熠:“可侍机而劝太子谏言……”
虞沨,此人当真是神机妙算,抑或心细如发?
八月中旬,陆续有“药商”抵达并州境内,可是却被守军拒于城门之外!
那些“药商”无计可施,滞留在距离并州十余里外的东阳镇。
东阳镇因距并州不远,虽仅是一条小镇,但客栈林立,为往来客商提供住宿之处,因此十分繁华,歌舞妓坊占了半条长街,茶楼酒肆更是通宵经营,这里没有宵禁的概念,一派笙歌靡丽,即使这时因为疟疾的阴霾,多少让人惶惶不安,可到了夜间,照常有那些贵族纨绔,闲汉豪强出城寻欢作乐——今宵有酒今宵醉,不论世间多愁苦。
当然,还是有那些个镇上百姓,偶尔议论起并州辖下,正在生死攸关挣扎的患者。
“又是洪涝,又是疟疾,今年当真天灾不断,可怜那些得病遭灾的人……仿佛因为春旱,又枯死了不少药草,这可怎生是好。”
“似乎是黄花蒿吧,原本价廉之物,这时有金难买。”
“怎么听说镇上住着的那些药商,就是运着这救命的黄花蒿前来,却被拒之城外。”
“似乎是知州下的令,说他们这些奸商,趁着天灾,坐地起价,想炒高黄花蒿的价格,所以,才不让入城。”
“这些奸商真是不得好死!”
忽有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满面带笑,上前搭讪:“各位阿叔,可知这些药商住在何处?”
众人见这少年陌生,身后却还跟着数辆马车,打头的一辆围着青锦,看上去不起眼,却是四匹青骢并列,神情都是一肃——就算是知州大人,也只能坐双驾之车呢,看来这少年来头不小。
便有讨好之人,指了指镇东:“都住在迎来客栈,应是怀有不甘,还等着知州大人松口,放他们入城呢。”
少年谢了答话之人,转身上车。
“祖母,看来我们得在这镇上留上一留,孙女儿怀疑,这些客商是沨哥哥请来救急之人。”“少年”轻语,朝向车内安座的妇人,一身明蓝锦禙,上绣紫鸢兰草,青丝间玉簪通透,双鬓尚黑,眉目沉肃。
正是大长公主。
☆、第两百六十一章 相隔十里,恨不能见
当知并州突然暴发疟疾,旖景大是惊疑——沨哥哥扒堤泄洪,挽救了那场殃至五县,祸及万户之水患,原本以为控灾及时,已经避免疟疾,何故依时暴发?
朝臣们尚且争论不休,没个决断,苏轲又满腹担忧地透露了一个“隐情”——据传,世子也染疟疾,不知现状如何。
大长公主当即决断,带着事先购入的三千余剂黄花蒿赶赴并州:“此事急迫,一如景丫头先前所料,当疟疾发生,必然有人坐地起价,眼看匿章一事扑朔迷离,又生大祸,沨儿也不知如何,并州是我的食邑,那些个勋贵领将,与我颇有旧情,他们欺沨儿年轻,我还能震慑得住。”
原本大长公主没想着带旖景,只让长史官与管家苏直同行,卫国公甚是放心不下,无奈长子苏荇因五月入仕,才授了刑部照磨,也属职官,不能跟随,二郎苏荏也入了国子监,别说无睱,就算告假,他又不精骑射,弱质彬彬一人,反而可能是负担。
苏涟闻讯,倒是立即赶回娘家,纠缠着要同往,大长公主哭笑不得:“你以为你还似寻常,眼下已经有了身孕,哪劳得长途奔波,我若是允了你,亲家还不在心里埋怨我不通世情,快些回去,再别提这些异想天开的笑话。”二话不说就让人将苏涟“扫地出门”“驱回夫家”。
连小姑姑都闻风而至,旖景当然也听说了此事,苏轲并不瞒她,特地让许氏去绿卿苑转告了关于世子的“据说”,原本是想让旖景分析一番,这话有几分可信度。
哪知旖景一听,立即就坐不住了,求到大长公主跟前,硬是要相跟着往并州。
大长公主心中一动,忍不住问出早有打算的那话——
且不说旖景如何作答,还是回到东阳镇上。
并州城已然在望,旖景却提议在十里之外盘桓,大长公主当然没有拒绝,让苏直出面,将一处客栈的小院赁下,以供众随行、侍卫安置。旖景又嘱咐下去,让三顺前往打听,那些个客商的底细,还不见人归来,却被江薇质问到了跟前儿。
没错,江薇姑娘也是同行者。
原来,镇国将军虞栋也听说了那个“据传”,“心急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