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重生之再许芳华 > 第400章完结

第400章完结

这回会试阅卷官,分别由礼部、翰林院的官员担任,虽多数是天子信臣,皇后不敢收买,可其中一人与孔家甚有私交,皇后没有选择四皇子党的作法,当金榜题名后再拉拢未来“新贵”打的是从源头上安插亲信暗暗培养的主意,结果兄长孔执尚办事不力,选的十余人在乡试就折了多半,逼得皇后不得不收买阅卷官舞蔽,才保住三人中了进士。

孔夫人讪讪,这事的确不如人意,她不好替儿子辩解,只说道:“好在状元是太子妃的妹夫,将来必得信重,也算这批进士之首。”

“虽是如此,可我看顾于问这人也不可靠,尚还记恨当年魏望庸将他逐出学院,这番一得志,多长时间,就与礼部魏渊起了好几回冲突,魏渊与楚王府关系甚好,楚王父子才是真正的天子信臣,顾于问因记私仇未免狭隘,将来前途如何还不好说。”皇后忽问:“母亲可打探得大长公主的口风?她家六娘的婚事……”

“大长公主说还在斟酌,说不清是什么态度,娘娘的意思是……三皇子?”孔家几个嫡出的郎君都已婚配,唯有个庶出,当然配不上卫国公府嫡女。

皇后微微摇头:“这些年虽三郎对太子多有辅佐,可他的才干也渐渐显示出来,让他与卫国公府联姻太过危险……大长公主称还在斟酌,就是没有与那一党联姻的打算,对太子而言就是有利。”

“可三皇子妃位一直空悬,也让人放心不下。”孔夫人说道:“我们家五丫头今年也快及笄了,莫如……”

皇后摆了摆手:“三郎虽收敛了几分心思在政事上,骄纵任性依然深入骨髓,他念念不忘的,还是广平这丫头,圣上也纵容着他,这样也好,说明圣上并没有因为宛妃的缘故,把三郎往储位上推的念头,将来一国之君,执迷与儿女私情也太不像话,他的婚事我不便插手,太后自有打算。”

正如皇后所料,慈安宫里,太后也正在进行试探——

☆、第五百五十八章 时日无多,大变在即

“三郎翻过这年坎儿,也已经二十一了,眼看着五郎都要做父亲,七郎也要娶亲,总不能再纵着他的性子胡闹,圣上究竟是个什么打算?以哀家看来,莫不如说和上元的六孙女儿,三郎总不会再给人难堪。”

太后的小疾已经没有大礙,反而是天子咳嗽连连,好一歇才说道:“卫国公两个嫡女,一个是亲王妃,一个是未来的楚王妃,以我看来,姑姑必不愿再让孙女儿嫁入皇家,牵涉太过。”

太后却也没有真让苏六娘成三皇子妃的念头,福王没有母族倚仗,苏家更非贪权之族,否则当初大长公主也不会让嫡长孙女儿嫁给毫无野心与倚仗的福王,她担心的是太子自从甄氏被废便一蹶不振,行事越发懒散荒唐,虽经皇帝斥训最近稍有收敛,相比三、四两个皇子的才干还是显得薄弱。

不得不说,太后对亲生儿子甚是了解,隐隐察觉到天子有易储的念头,太子妃定了韦氏,看着是进一步拉拢韦家,不说这原本就是太子的已然助力,单就韦家的声威,从前靠着的是金榕中,这时靠着卫国公,本身影响有限。

太后与皇帝的考虑有所不同,认为储君虽弱,但有“贤臣”辅佐——好比严家、苏家等,也足以维持江山稳定、政通人和。

反而一旦废嫡长而立贤明,必引皇子之间手足阖墙,各方势力争夺不让,又是一场血雨腥风。

圣上对苏家的厚眷一目显然,说句达到极盛也不为过——不说苏家的姻亲,仅看卫国公掌着京都禁军,苏轲供职户部,苏轹是内阁学士涉及机要政务,苏明高中探花必成新贵,世子苏荇也调去翰林院,常在驾旁起草诏书,文武俱占尽涉要职。

圣上若顺水推舟答应了赐婚三皇子与苏六娘,足见圣心偏向的是三皇子。

太后心头略松,又再说道:“秦相府的七丫头子若,哀家看她是个不凡的,原来以为能合三郎的意……”

“且不论三郎自己的意愿,单说秦家的野心,决不会甘于家族只出个亲王妃,朕只要动了这念头,皇后就是第一个摁捺不住出面反对的人,母后,您究竟有何属意,还是与儿子明说吧。”天子眉心虽有疲累之色,神情却并不沉肃,带着笑意。

太后便嗔了儿子一眼,叹息一声:“哀家看中两个闺秀,一个是卫侍郎的嫡次女,一个是孔家五丫头。”

孔家就不说了,即使女儿成了三皇子妃,助的还是太子之势,至于卫家,虽是第一世家,家中唯有长子出仕,与姻亲楚王府的关系并不亲近,就算卫昭成了三皇子妃,也不足以成为三皇子的倚仗与太子争储,三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