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管大人对这位出身名门的女官实在景仰,今上登基之初,起初欲将礼部卫侍郎调职,后来不知为何,反而擢升为礼部尚书,卫昭作为卫尚书的嫡女,又受太皇太后赞誉,在慈安宫侍奉凤体,于是许多人都猜测着这位卫姑娘将来怕是要成为后宫,话传到秦后耳里,可了不得,当即就“杀”去慈安宫,自作主张要为她已经成婚的兄长求娶卫昭为贵妾,打算来个釜底抽薪,当然受到了太皇太后的训斥。
卫家曾被高祖赞为第一世家,嫡女去秦家做妾?真亏秦后想得出来。
太皇太后也是打从心眼喜欢卫昭的品性,竟不舍得让她出宫,任海听他的义父詹公公说道,太皇太后的确是打算册卫昭为妃,并且是贵妃,比严家女儿更要尊荣。
哪知卫姑娘却不愿成为后宫,跪求太皇太后允她成为女官,如此,便能长久地服侍太皇太后,以全太皇太后赏识之恩。
太皇太后历来不会强人所难,见卫昭的确不愿成为后宫,便说要为她另寻良配,虽说不舍,也不忍耽搁了卫昭的好年华。
卫姑娘却坚持要做女官,留在宫廷侍奉。
太皇太后确定卫昭心意已决,又诏卫尚书商议,那也是个奇人,竟称既是女儿心甘情愿,做父亲的不愿反对。
卫昭于是就这么留在了宫廷,被授五品尚仪,虽隶属尚仪局,却破格留在慈安宫,仅奉太皇太后之令行事,甚至有资格训诫、教管宫妃,这也算大隆开国以来的第一女官了。
卫姑娘舍弃一后之下众妃之上的贵妃不做,舍弃太皇太后欲为她指配的豪门夫人不当,甘愿身为女官服务宫廷,这桩奇事传遍宫廷,自然引人啧啧称奇。
听卫尚仪是奉太皇太后之令而来,任海自然不会多问,转身禀报了秦后。
秦后一听“卫尚仪”三字就来气——好个贱人,给脸不要脸,她的长兄眼下可是中书郎中,今后丞相的不二人选,纳区区礼部尚书的嫡次女为贵妾自然有资格,太皇太后竟斥她“妄想”“不知体统”!
“她来干什么!”秦后满面冰霜地斥道:“我这可坤仁宫,区区尚仪也敢冲撞,拉下去,施以杖刑!”
“娘娘,若对女官施罚,可得上禀太后。”任海强压着心头的嘲笑,满面真诚的提醒,开玩笑,就连陈太后都不敢贸然责打卫尚仪,更何况是你?连统御宫务的权利都没有,也就只能在坤仁宫这一亩三分地撒撒火,上回打了小公主一巴掌,被邓妃告去了圣前,天子那两耳光的教训估计这位主又抛之脑后。
秦后大早上在妃嫔面前趾高气扬以及盘算着要折辱大长公主的好心情,就这么轻易被卫昭的来到摧毁,当她见卫昭不卑不亢却有礼有节地传达了太皇太后的诏令时,越发暴跳如雷——好个大长公主,竟敢摆长辈的架子,非但不来坤仁宫谨见,居然反而让她去慈安宫!
好在这事有圣上允准在先,就算有太皇太后撑腰,她也不惧!
秦皇后乘坐步辇,气势汹汹前往,却不曾料,这时天子也得了慈安宫的诏见,正心事忡忡。
☆、第六百二十四章
大长公主“应诏”当日,已经数月不朝的楚王世子破天荒地出现在了乾明宫前,但这个时辰,天子正在诏见中书官员,詹公公下意识就要入内通禀,却被虞沨阻止,说本有一事启禀,却比不上国政大事,不敢打扰圣上与重臣议政,他先去慈安宫问安。
这时,大长公主尚未入宫,秦后也正在耀武扬威地进行她的唯一权利,训诫妃嫔。
虞沨是将天察卫的密奏上呈太皇太后,说的正是远在禁地的杨妃母子“不幸病逝”的消息。
当初五皇子为谋储位毒杀手足,要论来已属死罪,不过先帝也仅仅处死了德妃,让杨家满门男丁陪葬,将五皇子夫妇发配幽禁,实为要留他一条性命与血脉。
但五皇子才到禁地不久便即暴毙,消息传回锦阳,顿引流言纷扰,甚至再引发一场血腥镇杀,以致人人胆寒,但流言蜚语却不是杀戮就能彻底扑灭,这回杨氏母子的死讯若再张扬,势必会让流言再起。
天察卫作为天家暗探,率先得到消息也属正常。
虞沨眼看着太皇太后拍案而怒,早有准备般立即跪倒。
“远扬,五郎死讯传回时,哀家就让你授意天察卫紧盯着禁地,那么杨氏母子之死,想必连天察卫也无法阻止。”太皇太后目光冷厉。
虞沨也直言不讳:“是宫中内宦。”
太皇太后拳头蓦地握紧——眼下能指使宫廷内宦还有何人?好果辣的手段,这就是要斩草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