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已经没有后路,只有孤注一掷,就算是死,也要拉着黄婉的子女陪葬。
“二郎,悝儿,你是奉天子圣令,为国除奸,要以大局为重!董氏决不会自尽,在场之人也决不敢对世孙下手,他们只是在拖延时机,莫要犹豫,想想你爹娘,想想你兄弟,你若迟疑,他们性命难保!悝儿动手,否则姑母死难瞑目!”
只有天子最后获胜,兄长才能扬眉吐气,有兄长在,三郎便能继承爵位,除三郎外,卫国公府皆为逆贼,成王败寇,世人怎会非议三郎?
黄氏深吸口气:“悝儿,你若再是迟疑,姑母便咬舌自尽!”
话说得这般坚决,黄悝也是热血男子,当然不会再有迟疑,虽两眼涨红,却决然下令:“动手!”
许氏立即一把扯住董音:“家勇还能抵挡一阵儿,我们从后院退走,不到最后一刻,千万不能轻生。”又喊利氏:“二嫂,快撤离。”
利氏咬牙,本想拉着黄氏一块撤走,目光一睨,见儿子虽已被仆妇解开绳索,但脖子的伤口却血流不止,心中一阵剧痛,黄氏又用力挣扎起来,宁死不肯妥协,利氏一口恶气直冲咽喉,揪着黄氏的领口,手腕高高抬起,簪尖冲向黄氏颈骨重重一刺——
惨烈的痛呼尖厉响起。
利氏把黄氏一搡,推给一员家丁:“拿她挡剑也好!”
众人往后院角门奔出,而黄悝也紧随其后,多亏有那些忠勇的家丁舍命阻挡,好在黄悝为了攻入角门火铳已经耗尽,眼下没有火器袭击,但却有京卫身负弓箭,不敢针对董音母子,一箭却正中许氏肩头。
“三婶!”见许氏中箭,董音大急,立即掺扶住踉跄前扑的许氏。
“别管我,你与琦哥儿快走!”许氏咬牙说道。
娇弱妇人肩负箭伤,实不能行走,许氏把董音一推,朝向利氏喊道:“快带荇哥媳妇走,万万不能让她母子落于敌手,二嫂,眼下只能靠你……”
“不,三婶,我不能置你不顾。”董音却也推了一把利氏:“二婶,琦哥儿拜托给您,这些人是要我活口,不敢加害,我会与他们周旋,快带琦哥儿走。”
利氏也是迟疑,可看黄悝又再斩杀了一员家丁,往过冲来,情急之下,也只好含泪奔逃。
利氏重伤黄氏,眼下生死不知,黄悝心中自然悲愤,两眼已是血红,一腔怒火尽都倾泻于许氏身上,见她负伤,高举冷剑,却被董音挡在剑刃之下。
“别以为我不敢杀你!”黄悝恨声。
“要杀就杀。”董音毫不退让。
可这一剑到底还是迟疑……
也就是这么稍微迟疑,忽有一人袭向黄悝,是抱着他的腰跌扑下去!
☆、第七百七十八章 黄氏收场,故事未完
黄悝一个鲤鱼打挺,恍眼见着竟是个锦衣男子像泼妇般的扯着他的裤脚不放,高举利剑就要劈下,又见突袭之人仰起面颊,横眉怒目满面尘土,竟然是他长兄黄恪!
“二郎,有本事就冲我用剑!”黄恪匍匐在地只抱紧黄悝的一条小腿,苍白着脸却鼓紧腮帮,一副英勇就义的模样。
黄悝耳畔“轰”的一响,脑子里一团乱麻,怎么长兄出现在这里?
主将这么一呆怔,那些个京卫自然就住了手,眼睁睁地看着“老大”被“老大亲哥”抱住了小腿。
站在稍后的一人忽觉身后风声锐利,不及反应就觉肩头一阵刺痛,长剑坠地。
苏涟一身戎装,再是一鞭子挥下,又有一个逆勇捂面倒地。
杀声四起,数十亲兵涌入,将黄悝等团团包围。
大势去也,这四字在黄悝脑海一掠而过,万念俱灰齐涌心头。
一时犹豫,痛失良机!
这时再往回看,利氏把握时机掳黄氏在手拖延那一时片刻十为关键。
时间重头,当黄悝率众攻击卫国公府,苏荏令亲兵在府内消极防守,外头苏荇安排的伏兵却与兵勇刀剑相拼,这时,小姑姑苏涟已经听闻黄陶兵败,根据“约定”,是她要去卫国公府增援的时候,贾府虽只是世家,不能蓄养私兵,苏涟却还是郡主,手里有两百亲兵,如果与数万京卫遭遇当然寡不敌众,可一旦黄陶势败撤退,城中乱逆无首,苏涟就能在这两百亲兵护卫下增援卫国公府——苏荇也知二弟苏荏本领有限,一家女眷又为弱质,三弟四弟虽识骑射却从不曾面对险情,作用有限,为防万一,才拜托了小姑姑恃机增援。
这事不能提前,小姑姑到底是贾家妇,遭遇动乱,先得安护好夫家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