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盘算计算,看着怎么分类铸造才好,于是想来想去还是以用途为第一考虑的因素,成功把这三种炮规划出来了。
“你们计算过就是好了,可以先各铸造一门看看性能,记住各自的优势。
甲等炮以安全与威力为第一等考虑因素;乙等、丙等炮以便携性为第一等考虑因素。
陛下已经给我嘱咐了,只要我等能铸造好,对大家都有重赏。”
既要马儿跑得快,就要给马儿吃足草,这个道理徐光启自是懂,他也早就从朱由校那里讨得了封赏,只等成功就发赏赐。
“多谢侍郎大人!”
场内的铸炮大师傅闻此消息也面露笑意,心中对徐侍郎自然是千恩万谢。自从他主事军器局以来,对他们工匠完全没有一点官架子,还多次向皇帝替他们讨要赏赐,让他们干劲十足。
“都是为万岁分忧,各位尽心用事即可。”
说完也就不再逗留,嘱咐了一些事项就跟孙元化打道回府,去见李之藻了。
徐光启府上,李之藻也早已在此等候了,徐光启一见就赔礼致歉道:
“振之(李之藻的字)实在抱歉,让你久等了。”
李之藻与徐光启关系极好,自然不会在意这些,于是打趣道:
“无事、无事,元化已经给我说过,说你现在可是大忙人,陛下对你也是信任有加。那自然是事务繁忙的,不同往日啦!哈哈哈...”
徐光启也是哈哈一笑,但神色也黯然起来。
“你就莫要打趣我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别看我现在受皇上重用,但不知被多少人红眼算计,多少人看不惯我,想要把我拉下来。”
说着说着,看着李之藻也感慨道:
“你来了就好了,我的担子也会少上不少。”
李之藻自然知道徐光启的难处。
虽然大明言路开放,但他们这些西法派经常遭受到许多人的非议。
有人只是因为他们信奉西教,认为他们是天朝上国子民,却喜欢蛮夷的东西,极为不齿。
有人却怕他们把这些奇淫巧技引进来祸乱朝纲,还有人只是为了利益,不想让朝廷多去了解世界,继续实行海禁。
但不管原因如何,他们日子并不好过。不过徐光启也整理下情绪后,就嘱咐仆人去书房把《几何原本》拿了来。李之藻见此惊喜道:
“哦,这本书刊印了?”
徐光启闻言笑道:
“是的,虽然非议较多,但也有人见我受重用,也来攀附于我,花重金把几何原本给刊印出来五百多册。
这本书是我们两人与利玛窦老师一起翻译的,只是在北直隶顺天府一直没有刊行,现在能够刊印出来,我想多送给众人,多多研读也是好的。”
想到这个,他还饶有兴趣地说:
“皇上还对这本书很有兴趣,明确说让我送一本与他,他还让我多多翻译些书来。”
“陛下年轻,对这些新鲜的事物定会感兴趣。汤若望在澳门应该还没有启程,我待会就写信于他,让他多带些书籍至京。
到时候我们可以织人翻译出来,既可以给皇上看看,也可以分发给朝廷诸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嘛。”
李之藻听到皇帝感兴趣也是高兴,颇有拨开云雾见月明的感觉,只要皇上感兴趣,得到圣上的支持,那什么事都好办了。
“可以嘛,我早就听你说这汤若望学识渊博,很想当面请教下。
好了,好了,不说这些了,你远道而来,我特意让京城的广兴楼备了一桌江南菜,还想着让你品鉴品鉴这京师的江南菜是否合你的口呢。”
徐光启见现在天色已晚,于是就不由分说的让先吃饭,吃完饭再聊。
三人自然有聊不完的话。而在京城另一边,叶向高也到了京师。
他曾在万历朝独相七年,京中也有宅邸,来了以后也自然去了他的府上。
见他来了后,在京的门生故吏、东林人士纷纷拜帖求见,但都被他以舟车劳顿需要休养为由婉言拒绝。外人不见,只因有更重要的人需要见。
府中书房,汪文言正在跟叶向高讨论最近京师的情况,同时也带来了王安的期望。
汪文言此人本是狱吏出身,智巧侠气、饶具谋略,因监守自盗,逃到京师,投奔王安门下,成为王安的门客。
因为王安本就与东林党关系不错,所以经常让他暗中与东林党串通消息,因此他与东林党杨涟、左光斗、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