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三婶,这你就不懂了吧?文婧跟我这些天的折腾,不是白折腾的,但凡折腾出什么来,就是白花花的银子。
目前还在试验,摸索阶段,不能给外人知道,所以呢,每天摸索出来的东西,只能我们自家人吃了。
不过,她三婶,今天你们放心,这些东西,我全部带回去慢慢吃,你们家今天可以美美的吃上一顿白米饭了。
不过,文婧啊,大舅母家也吃了好些天的甘薯粉了,你心里到底想到了什么啊?”
大舅母这些天,天天跟文婧耗在一起,两人各自带着几个下人,照死了折腾不值钱的甘薯。
这些甘薯,并非是存在地窖里的,二是临时天天买的廉价甘薯。一天只花三文钱,就能买九十斤甘薯,足足吃腻死一家人。不,是吃腻死两家人。
这不,大舅母自己也扛不住了,第n次的问起文婧,到底带着自己折腾什么?
“呵呵,大舅母,我也不知道,就是觉得甘薯这么廉价,就想胡乱摸索看看,能不能摸索出更好吃的东西来。”
谢文婧只能如是回答。自己折腾了这些天,连粉丝影子的没有折腾出来,也许真不是自己能折腾出来的东西。
“文婧,这些甘薯饼,甘薯圆子,怎么折腾,也是甘薯,现在江南人,吃着甘薯味的东西,都觉得胃酸,还能折腾出什么好吃的来啊?”
大舅母不死心,再接再厉的追问一脸高深莫测的侄女。到底折腾出什么来,这孩子才能满意啊?
“大舅母,我也不知道,试着折腾呗,甘薯又不值钱,现在甘薯一文钱三十斤,就算折腾一个冬天,也不值几个钱。”
“啊?大姐,你还要折腾一个冬季?爹,娘,我不吃甘薯了,我以后再也不吃甘薯了!”
一旁的谢文宝,听到大姐的豪言壮语,顿时心里发虚,要是吃一个冬季的甘薯,真的会吃死人的啊!
“哈哈哈!文宝被大姐吓死了!大姐,我吃甘薯,大姐做的那些甘薯,挺好吃的。”
一旁静静看着的谢文婷,忽然力挺大姐。
虽然自己还小,但自己已经知道,大姐为这个家付出多少,承担多少,甚至可以说,自己一家人,全是因为有大姐,才能有一个安稳的家。
所以,不论大姐做什么,自己唯一能做的,也只是信任大姐,支持大姐了。
“还是文婷最好!等大姐摸索出好吃的,第一个就给文婷吃!不给文宝吃!”
谢文婧笑笑,跟家里的弟弟妹妹说笑着。
“太好了,大姐不给我吃甘薯了!我可以不吃甘薯了!”文宝忽然兴奋的扭曲谢文婧的话,让全家人忍俊不住的笑了起来。
杜家,谢家,两家人,足足吃了一个月的甘薯粉做的各种甘薯产品。
差点没有把两家人吃腻死去,两家人极为同情,那些天天不得不吃甘薯的江南村民,他们可得靠这些甘薯,过一年半载呢!
谢文婧终于在进入腊月的前十天,收获了自己跟大舅母等人折腾出来的粉丝粉条,这些粉丝粉条,足足晾了十万斤,耗去甘薯五十万斤。全是买的市面上的廉价甘薯,地窖里的甘薯,到现在还不需要动用。
幸亏谢家在李家祠的院子足够大,才能有这么多场地晾干粉丝。能有这么多院子,也是谢文婧在大豆卖足银子后,又接着原来自家的院子,盖了个大的院子,用于储存收获的种粮,还有也担心,万一要死不活的祖母,非得要过来住,打着要过年的旗号,自家还真不能推辞出去。
这下好了,这个大院子临时不但能储存种粮,还能储存晾干的粉丝。也多出晾粉丝的场地,不然还真不能一次头做出这么多粉丝粉条来。
这一次,谢文宝吃了大姐亲手做的粉丝粉条后,闭上了嘴巴,闷头使劲吃着,特别是粉条跟新鲜鲶鱼一起红烧后,吃的满嘴流油,也不肯罢手。
“文婧,这些东西,果然好吃,我们全家人吃了一个月的甘薯,总算没有白吃这个东西,不知道能值多少钱?”
三叔这时候才表露出这些天吃甘薯的艰苦,好在没白吃啊!
“这个东西,才做出来,别人还不知道,所谓物以稀为贵,这时候,我们就趁着过年,大户人家互相送礼的多,宴席也多,把这个粉丝粉条,推荐出去,一定是好生意。
最好是几处地方同时推荐,金陵少不了,杭州更是少不了,燕京绝对不能少。
我想了一下,这第一批的粉丝粉条,全部运去燕京,从杭州出发到燕京,少不得要十